每年的12月15日被定为“世界强化免疫日”,旨在提高全球对免疫接种重要性的认识,强调预防接种对于控制及消灭传染病的关键作用。今年12月15日是第36个“世界强化免疫日”。
免疫力及其功能
免疫力是指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它是关键的防御系统,能够识别并消除入侵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同时处理老化、受损或死亡的自身细胞及体内变异细胞。
人体的免疫系统承担此职能,具备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三大功能。
功能一:免疫防御。免疫力具有免疫防御的功能,即能够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以及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功能二:免疫监视。免疫力具有免疫监视的功能,即及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由基因突变而产生的肿瘤细胞以及衰老、死亡细胞等。当免疫监视的功能下降时,便无法监视机体中出现的个别肿瘤细胞,也无法及时清除肿瘤细胞。这会使肿瘤的发生风险增加。
功能三:免疫自稳。免疫力具有免疫自稳的功能,即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个主要机制来达到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而人体的免疫力有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另外一部分则需要经过后天不断完善、成熟。
大家俗称的“免疫力高”“免疫力低”通常是指免疫系统对抗原的应答能力,即免疫应答力。人一旦失去免疫应答力,便失去了对病原体的有效防御能力。想要免疫系统发挥正常功能,除免疫应答力外,精确的免疫识别力和调节力不可或缺。
免疫力下降的信号
免疫力低下通常指免疫防御功能减弱,导致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下降,进而导致机体被感染的风险增加。
一般认为,手术、营养不良、精神打击、心理创伤、惊吓、恐惧、过度劳累等会明显降低机体免疫力。
当你近期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提示免疫力较弱,甚至存在免疫缺陷疾病。
频繁生病、反复感染,比如感冒、咳嗽、腹泻、尿路感染等次数明显增多;感染后,症状比较严重,且不易治愈,往往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身上的伤口愈合速度慢,容易发炎、溃烂。
我们的免疫力是如何丢失的?
不健康饮食。高盐饮食会伤害免疫系统,削弱抗菌反应;爱吃甜食可影响白细胞的杀菌能力;总忘记喝水也会影响免疫力。
熬夜。增强免疫力是睡眠的重要功能之一,睡眠机体免疫因子多在睡觉时形成,长时间熬夜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出现疲劳、精神不振,感冒、过敏也会不期而至。
心情烦躁。负面情绪会引起一系列身体上的变化还可能会致癌,不良的心理因素和负面情绪会导致人体免疫监视作用减弱。
久坐。久坐会影响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循环不畅又直接导致肠道的蠕动速度变慢,以及有毒代谢产物向下运送和排出身体的时间变长,长年累月便会增加患肠炎,甚至是肠癌的风险。
年龄增长。进入老年期以后,机体的免疫系统逐渐衰老,特别是患有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容易被病原体侵犯,降低免疫力。
如何提高免疫功能
保持健康的一日三餐,每天保证吃4大类、12种以上食物,包含谷薯、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油脂等。
谷薯类:主食150-500克,包括细粮或粗粮,如大米、白面等,再搭配谷薯类,如红薯、山药、芋头、土豆等。
蔬菜水果类:既有充足的维生素,又能补充所需的膳食纤维。
优质蛋白质类:肉、蛋、奶、豆制品,其中肉至少要吃到100-150克,蛋1-2个,奶1-2袋,再吃一点豆腐,构成优质蛋白质组合。
油脂类:每天2-3勺油。
遵循以上建议,不论是老年人、成年人、儿童,既能满足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又能增强免疫力。当然,不同人群可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可以进行调整。
各类蛋白质需要维生素、微量元素作为辅酶和催化剂在人体合成抗体,有了这些营养素的帮助,免疫力会显著增强。
除了食物摄取保证均衡充足的营养,以下这些营养素也可以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
蛋白质制剂:如大豆蛋白、乳清蛋白、乳铁蛋白等,都是由蛋白质凝练制成,能够帮助提升免疫功能。
维生素微量元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B族维生素等都具有抗击氧化的作用。
铁和锌微量元素:虽然这些微量营养物质含量非常低,但是功能非常强大,能够帮助改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