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班,班主任——周玲俐!”在2023年春季全体教师工作会议上,校长的郑重宣布,让我得偿所愿——重回原班级。
2022年9月,我开始休产假,暂时离开了那熟悉的三尺讲台。此前翘首以盼的假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反而上课的铃声、学生的笑声,仿佛时常萦绕耳畔。
去年,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当我从朋友圈找到学生们奔跑的身影时,忍不住地在心底为他们呐喊,热切希望能在终点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当时,我暗下决心,做好教学研究,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成长。
今年2月,我重返讲台,面对51张稚嫩而熟悉的面孔,我满心欢喜,却又忧心忡忡。欢喜的是,我又能陪伴着他们;担忧的是,在疫情停课、春节放假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若不干预矫正,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效率。
发现这种情况后,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解决办法。我一方面认真观察学生在校状态,仔细研究班级课表,另一方面查找各校相关优秀案例,向本校其他先进班级请教,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特点,不断研究摸索,最终决定以小组学习模式,来攻克当下难关。
小组学习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充分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将51个学生科学划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成员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从而形成拼搏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小组学习模式不负所望,成功扭转此前不利局面。尝试几个月,我发现这种模式给课堂带来许多好处。
学生学习效率更高。组建学习小组后,学生们不仅在组内自觉互相监督、互相比拼,组与组之间同样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同时,小组平台的搭建,更是将原本单兵作战的学生们凝聚在了一起,使得他们思维更加发散、团队意识更强,学习效率显著提升。
学生主体意识更足。“学习是自己的”这句话我相信大部分老师都曾对学生说过,但学生感受多深,没人知道。而小组学习模式能让学生更深感受这句话的含义。在小组学习模式中,老师将任务布置清楚,并规定好时间,由学生自主完成。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形成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并深刻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
学生自学能力更强。在小组学习模式中,老师的主动作用得到“弱化”,主要靠学生自己向书本学、向同学、向团队学,并在各类学习过程中,精准地补齐自身短板与不足,让学生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革命、自我提升。
长路无轻担、整装再出发。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系统工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知肩上的责任与重担,将始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奋发学习、锐意进取、爱岗敬业,陪伴孩子们奋力奔跑每一天。同时,我也想告诉309班的孩子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你们每个人都闪闪发光,只要肯奋斗、愿拼搏,美好的未来终将向你们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