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嘉、通讯员孔艳芳报道:近日,通城县中医医院骨伤科成功开展了一例慢性骨髓炎的保肢治疗,再次填补了该院骨伤科技术空白,标志着该院骨伤科技术迈上新台阶。
患者杜某某,2021年1月份在家盖房,不慎从屋顶掉落下来,导致全身多处骨折,生命垂危。在其他医院救治保住了生命,左小腿骨折做了钢板内固定手术,右小腿是开放性骨折,做了外固定架治疗。出院后右小腿伤口感染,红肿流脓,继而发生慢性骨髓炎,多地治疗均无效果,经人介绍来到通城中医医院骨伤科求治。
医院骨伤科团队集体讨论、分析病情、制定方案。通过细菌培养,确定感染致病菌,通过CT扫描发现部分感染骨头已经坏死,按照旧时疗法,只能截肢。
该院骨伤科医师在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时,学习了一种新技术――“骨搬运”,就是截断感染的骨头,安装伊里扎洛夫支架,每天搬运1毫米,利用人体强大的再生能力,搬运下来的骨缺损区域会长出新骨质。
经全体骨伤科医师充分论证,决定运用这种技术治疗此患者。在院方会诊后,科室医疗团队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
手术分四次进行。第一次做骨髓炎清创,彻底清除感染的软组织及骨组织,填充抗生素骨水泥旷置,外面覆盖VSD负压引流;第二次于一周后行“骨搬运”手术,安装伊里扎洛夫外固定架,伤口缺损的地方予转移皮瓣移植;第三次于三个月后,骨断端已经会师,从胫骨上方搬运下来的骨缺损区域也开始骨矿化,行骨断端清理加植骨手术;第四次于六个月后,拆除外固定架,行钢板内固定术,辅以中药内服和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康复理疗。目前,患者康复出院,小腿恢复正常行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