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血压日,市中心医院专家为你讲解高血压防治知识 ——
为健康生活“量”血压
本报记者 李嘉 通讯员 徐铭怿

  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健康生活,理想血压”。记者采访了咸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高血压达标中心专家陈硕,带您全面了解高血压。

  提认识警惕“无形杀手”

  患者孙先生,46岁,平时喜欢抽烟、喝酒,爱吃大鱼大肉,口味也偏咸,还经常熬夜打麻将。最近,孙先生频繁出现头晕、胸闷、视物模糊等症状,起初他以为是睡眠不足,年龄大了出现了老花眼,没有引起重视。

  可没过多久,孙先生又出现了夜尿增多的症状,于是,他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为他测量血压,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孙先生的血压竟达到了200/160mmHg,连续三天监测,血压平均值190/150mmHg。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高血压是指在没有使用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测量3次上肢血压,均值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考虑为高血压。”陈硕介绍,我国高血压人口已达2.7亿,每5个人里就有1个患有高血压,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1000万人。

  在我国,每年200万人的死亡跟高血压有关系,因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国民总死亡的40%以上,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脑卒中、心脏病的发生,因此高血压又被称为“无形的杀手”。

  高血压分为哪些类型,病因是什么?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陈硕告诉记者,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主要是饮食、环境、遗传倾向等没有明确原因所导致的血压升高,继发性高血压是指临床上一些特殊疾病所导致的高血压。

  高血压有哪些症状和危害?

  “高血压的症状,每个人都不一样。血压轻度升高的患者前期没有症状,隐匿性存在人体血压异常升高,平常自己感觉不到,偶尔测血压才发现血压升高。血压特别高的患者,如血压值超过180/100mmHg,大部分人可能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陈硕表示,持续的血压升高会造成心、脑、肾、全身血管损害,脑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慢性肾病均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一旦发生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重者致死、轻者致残患者丧失劳动力,需要家庭成员长期陪护,给个人、家庭和国家都造成巨大负担。

  常控制保持健康生活

  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积极治疗,控制血压。治疗策略包括健康生活和药物治疗。

  “‘上医者治未病’,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如限盐、减重、戒烟、戒酒、适量运动、保持心态平和。”陈硕建议,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日,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腰围男性控制在﹤90cm,女性﹤80cm,并根据自身条件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同时进行适当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

  “建议血压超过130/80mmHg就要开始积极关注。随着血压的升高可能带来对于心脑肾等器官的危害,应及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对于已经出现靶器官损害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陈硕表示,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或直接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如果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血压仍无法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接受降压药物治疗。

  他介绍,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鼓励选择每天服用1次的长效降压药物,以确保平稳降压,需要联合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建议优先选用单片复方制剂。

  患者可根据自身心脑血管风险情况确定药物治疗时机:低危患者先改善生活方式3个月;中危患者先改善生活方式1个月;改善生活方式后血压仍≥140/90mmHg则启动药物治疗;高危、极高危的患者,必须立即开始服降压药。

  血压达标标准: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年龄在65-79岁的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可控制至140/90mmHg以下。

  建平台提高防控水平

  近年来,咸宁市中心医院积极参与建设国家标准版高血压达标中心,并于2020年顺利通过国家认证。

  自2018年以来,该院心血管内科启动学科建设,积极开展中心建设,先后获批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标准版心衰中心、标准版高血压达标中心、标准版房颤中心,获批湖北省急性心肌梗死医学临床研究中心,目前正积极启动国家标准版心脏康复中心建设。

  该院心血管内科依托高血压达标中心平台,在日常工作中及每年全国及世界高血压日,积极在病房、门诊和社区开展高血压科普健康教育,定期进社区义诊,对社区医生进行高血压规范化诊疗培训,发放宣传册,开设高血压专病门诊,建立高血压病患沟通微信群及数据库。

  同时,定期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高血压患者,逐步提升了我市高血压规范化诊疗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总体风险,进一步提升了我市慢性病防控水平。

  “近年来,高血压防治领域取得了诸多新进展,比如经皮去肾神经术(RDN),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或者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高风险的患者,RDN可以有效降低血压,降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陈硕介绍,高血压的管理已进入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RDN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时代,RDN将成为特定人群高血压治疗的新选择。

  咸宁市中心医院将继续依托国家标准版高血压达标中心平台,积极建立高血压亚专科,注重高血压人才梯队建设,逐步开展分侧肾上腺静脉取血,经皮超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术及经皮去肾神经术等诊疗技术,提升继发性高血压筛查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