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成长一路走来有很多惊喜也欢乐。带娃是辛苦的,也是稍有一些计划的,我在他不会说话的时候,天天给他听儿歌,听欢快的音乐。当他开始叫爸爸妈妈的时候,我自己就像一个温柔的小喇叭,定时的每天两场,在他面前读《三字经》,就三个字,一字一字教他,刚开始的时候,他的小眼睛一直看着我,当然不是一开始,他就会跟着我读,我每天在他很开心的时候,就拿着书,读第一页,一页的内容读三天,如此这样,没过几天他开口了,奶里奶气的跟着我由两个字到三个字的《三字经》,很快,我读上一句,他能接下一句。如此,我一句他一句,接应得非常默契。随着年龄增长,快两岁了,《弟子规》也教了。过年回老家孩子们和他一起玩,他就像唱歌一样能把《三字经》《弟子规》一字不差地溜七八大段。村里的孩子都很惊奇。
两岁多了,当《三字经》他能说得很溜的时候,我开始找五个字的古诗,教他一口能完整说出五个字,当我在他面前读两三遍或者四五遍的时候,我说前面俩个字,他能接后面三个字了,如此完整的一句。就这样磨合,五个字的古诗也学会了很多。如此后期七个字的古诗也进去了他的大脑。
三岁上幼儿园了,图图画画做小手工的东西给他安排上了,他抓着笔打对勾的样子还很记忆犹新。选了一些打勾画圈的思维游戏训练题,找不同,捉迷藏等书籍。锻炼他的观察力,培养他的专注力。这些他都非常喜欢,可以坐在阳台晒着小太阳,非常愉快的做一上午或者大几个小时,不放我去做饭或者打扫卫生的那一种。我总感觉特别忙碌,时间不够用,但是忙碌中也充斥着欣喜。
幼儿园三年,书本上的东西都是老师在教,为了孩子兴趣爱好,开阔他的视野,看到更多的东西,了解更多更全面的他不知道的事与物,在教育与陪伴的路上,我不断摸索,他也在不断地成长。他6岁了,刚好赶上了9月以前的一批,上一年级了。非常荣幸成为咸宁实验小学118班的小学生了。现在的他拼音查字法,笔画查字法都会了,他特别爱钻研,刚学查字典的时候,他一个人静静的趴着研究,时不时还来考核我,多音字,成语等等。数学上,上百上千的加减法,他用“个十百千万”的珠算,每一个都能扒拉扒拉扒个准确答案。口算心算也不错。古诗也能背上百首。古人说,6岁以前学的时候,随年纪会慢慢淡忘,个人认为,记忆球这个东西已经种入大脑,多少会留下痕迹。最少她的大脑思维被打开过。后期悟性比普通孩子要强。就拿奥数思维来说,我说我讲他能跟着我的思路寻求到答案。能举一反三。
付出与陪伴终究会有收获,在这条路上,我一定会坚持“家校合一”的原则,继续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