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如同培根所言:“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虽然人们常说 “抓大放小”,但在学生的德育培养过程中,“抓小放大” 才是育人的关键。
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容易染上各种色彩。如果平时不注重小习惯的养成,一旦形成不良习性,再想纠正就难上加难。正如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大麻烦。反之,注重小习惯的培养,就能防患于未然,为学生的成长筑牢根基。
就拿班级卫生管理来说,保持教室整日一尘不染、不见一片纸屑,着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我深知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的道理,所以哪怕地上仅有一片小纸屑,我也会专门召开班会进行强调。或许有人觉得这是小题大做,可正是这种对小事的 “斤斤计较”,让学生们将 “不能随地乱扔垃圾,看到垃圾主动捡起来” 的习惯牢记心中。如今,教室的卫生状况总是令人满意,无需老师过多督促。这小小的改变,不仅营造了整洁的学习环境,更培养了学生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在学习方面,我同样注重从小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一旦出现问题,首先尝试自我调整。刚开始,有的学生作业没写完,会以 “妈妈不在家” 为借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次次的引导和鼓励下,他们逐渐学会自己安排学习,完成作业。虽然目前还不能做到人人自律,但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每天的学习任务和规划。这种从依赖他人到自我负责的转变,正是 “抓小放大” 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
学校生活看似平淡无奇,从上学到放学,都是由一件件琐碎的日常小事组成。然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品德的宝贵契机。早晨的一句问候、课间的一次文明游戏、课堂上的一次积极发言、与同学相处时的一次友好互助…… 点点滴滴,皆为教育的素材。通过对这些小事的关注和引导,我们能帮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遵守纪律、勤奋学习、团结友爱的好习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良好品德和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关注学生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从细微之处入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只有抓好小事,才能成就学生未来的大事;只有重视小处,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持 “抓小放大” 的理念,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件小事,用爱去浇灌每一颗希望的种子,让学生在良好习惯的滋养下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的人生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