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第一次走进实小的大门时,我刚满六岁,还是个懵懂的孩童。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这方小小的天地会在我的生命中刻下如此深刻的印记。十七年后,我以教师的身份重新站在校门前,那个曾经懵懂的小女孩,已经成为了要牵着更多小手走进知识殿堂的引路人。
命运的安排总是让人觉得妙不可言,大学毕业后,我坚定地选择成为一名教师,回到了这座熟悉的小城。当我再次踏进实小的校园,现代化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各种现代化的设备让人目不暇接,时代的变化让人感叹不已,有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然而,当我走至雅行楼时,脚步却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这里,曾经是承载了无数“老实小人”记忆的艺术长廊。恍惚间,我仿佛又回到了我的小学时代,看见了那个懵懂的小女孩正和小伙伴们聚精会神地趴在橱窗前,仔细地欣赏画作。这份跨时空的缘分,让今天的我站在这里时,心里满是对教育传承的感动。
那时候的体育课,最令人雀跃的,莫过于体育老师说解散后的自由时光,我们像一群撒欢的麻雀,叽叽喳喳地扑向长廊的石凳。夏日的长廊格外迷人,是我们炎热中的“遮阳伞”,每当跑完步时身上还带着汗珠,我们坐在石凳上乘凉,风吹过时凉爽极了。我们总是会争夺一块区域的石凳,因为那里正对着全校最漂亮的橱窗,没错,就是我们自己班的橱窗。
不同于现在的展示板,那时候的橱窗方方正正的,嵌着厚重的玻璃,连边框也透露着岁月的痕迹,却是那时我们挥洒创意的画布。每个小小的橱窗都各具特色,凝结着各班的心血。每期一个主题,同学们总是会想尽办法用各种材料去装饰橱窗,每次都会为此讨论很久,直到制定出最完美的计划。同学们总是会在每个装饰橱窗的日子积极报名参加,争夺装饰橱窗的资格。
记得有一次是“儿童节”主题,我们班画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图片来庆祝六一,但仍觉不够好,为了让我们的橱窗更加出色,我和另外几个小伙伴在每个闲暇的午后,都绞尽脑汁思考,想出新的创意来给橱窗“添砖加瓦”。每次经过橱窗时,还会偷偷观察别人班的进度,生怕自己的创意被比下去。夕阳西下时,我们总舍不得走,心里还惦记着明天该往橱窗里加点什么装饰品好。作品完成后路过时,也总要竖起耳朵听听其他同学的评价。被夸了之后总是在心里乐开了花,现在想来,那种创作后被认可的雀跃,对我来说,就是最初期的美的启蒙,在小小的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美的种子。
时光荏苒,艺术长廊早已被崭新的教学楼取代,那些厚重的玻璃橱窗也换成了便捷的展示板。然而每当我再次走过这里,记忆总会突然鲜活起来,总会想起脸颊贴在玻璃上欣赏画作时冰凉的触感,总会想起踮起脚尖才能打开的玻璃橱窗,还有一群拿着画笔尽情创作的小小同学。微风吹过,仿佛长廊里还回荡着银铃般的笑声。那些稍显笨拙却又满怀真诚的创作,早已在时光里凝成琥珀。当年为了装饰品的摆放都能争论不休的孩子们,如今正把这份对美的执着传递给下一代。
这些温暖岁月的记忆,将是我生命中精心保存的玻璃瓶,永远在我的记忆长河里妥帖安置,成为我对于美的启蒙。让我知道,美不止是创造出来的作品,更是那用心创作的过程。为人师后,每当看到孩子们用心的装饰着新教室的展示板时,眼神中也闪烁着和我们当时一样的光芒。我知道,艺术长廊从未消失,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在每一代孩子心里继续延续着关于美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