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嘉、通讯员宋秀丽报道:10月25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咸宁市中心医院、咸宁市中医医院2家三甲医院在全省市州81家三甲医院中率先接入省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指在统一技术标准、质控标准的前提下,让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实现互认。这有助于改善群众就医体验,避免重复检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群众就医负担,提高诊疗效率,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就医感受。
全市医疗机构严格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包括:同级公立医疗机构之间,属于互认项目的检查检验结果,应相互认可;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内医疗机构,属于互认项目的检查检验结果,应相互认可;二级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对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属于互认项目的检查检验结果,原则上应予以认可。
互认报告格式按照湖北省或咸宁市统一检查检验结果报告单样式,在检验报告单和图像、胶片的右上方标注“鄂HR”或“咸宁HR”互认标识。检验项目名称前有“★”标识及报告单下方注释“★”标识等同于“鄂HR”标识的说明。
市卫健委组织市临床检验、放射影像质控中心对全市26家公立医疗机构进行现场评估,将23家评估结果合格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纳入第一批线上互认机构。通过开展现场调研和质量评估,积极落实省卫健委提出的三甲医院82项检验项目、189项医疗影像检查项目的互认要求,将稳定性好、技术标准统一、群众受益大的47项检验项目、15项检查项目纳入第一批市内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互认项目。
从6月份启动至今,全市共落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14423人次,节约资金185.68万元,其中市中心医院完成结果互认895次、节约资金19.2万元;市中医医院完成结果互认1152次、节约资金11.6万元。
目前,全市7家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已全部接入了“健康湖北”公众服务平台,实现患者手机端检查检验结果查询。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已完成系统改造并接入省级平台,正在进行数据校验;其他5家三级医院已基本完成系统改造,正在进行系统联调中。
为解决线下互认统计不精准的问题,市卫健委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相关医疗机构拓展门诊、住院电子病历功能,增加结果互认内容,通过电子病历直接选择互认意见,记录互认报告结果,减轻医师负担,精准统计分析,确保互认留痕有力推进。
6月以来,对纳入互认的医疗机构实施盲样检测440份,抽查影像资料及诊断报告400余份,有效推进了全市检查检验结果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
“我们指导三级医疗机构配合省平台做好系统测试,全面完成对接省级平台任务。”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质量控制相关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和调度督导,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统筹线下互认和线上互认,确保无缝衔接,切实解决重复医学检查检验问题,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