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危不惧 “肿”有办法
市中心医院综合消肿术让癌症患者告别术后肿痛
本报记者 周萱 通讯员 徐铭怿

  乳腺癌手术后,本以为可以脱离病痛,没想到陷入了淋巴水肿的困扰。近日,患者张女士因左上肢肿胀辗转求医无果,最终在咸宁市中心医院甲乳外科的帮助下,通过CDT(综合消肿治疗)消除了水肿。

  去年,张女士在外地某医院做完乳腺癌手术后不久,发现自己左手手指出现水肿。起初她并未留意,没想到数月之后已经严重到手指无法自由弯曲伸直,影响到日常生活。

  张女士找到外地多家医院治疗,均无明显好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来到市中心医院甲乳外科。经过一系列检查评估,医生告诉她这是淋巴水肿,可以通过术后护理消除。

  为何会出现淋巴水肿?甲乳外科护士长陈蓓称,这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65% 。

  她称,在乳腺癌手术中,很多时候需要清扫淋巴结以降低复发率。由于切断了淋巴管的回流通道,可能造成淋巴回流受阻,进而形成水肿。

  轻微的淋巴水肿可以通过运动等方式消除,但严重的水肿不仅生理上痛苦,也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影响患者情绪、生活。因此,乳腺癌手术后,要重视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护理。

  “由手术引起的继发性淋巴水肿可能会陪伴患者一生,但只要做好了护理,是可以防止症状复发的。”陈蓓告诉张女士。

  饱受淋巴水肿折磨的张女士起初对医护人员的说法半信半疑。然而仅仅过了几天,张女士明显感受到了肿胀好转。

  “我在别的医院也做了治疗,怎么效果区别这么大?”面对张女士的疑问,陈蓓解释,市中心医院采取的是CDT(综合消肿治疗),这是一种以皮肤护理、手法淋巴引流、压力治疗及功能锻炼为一体的淋巴水肿国际标准疗法,包含治疗初始阶段及治疗维持阶段,治疗初始阶段为开始治疗至水肿基本消退,治疗维持阶段为水肿基本消退至终生。

  她介绍,CDT是目前应用时间最久、适应证最广、疗效最为肯定的保守治疗手段,儿童和成人身体的大多数部位都适用。CDT治疗可以治疗不同分期不同部位的外周淋巴水肿。

  不过CDT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手法要求较高。市中心医院甲乳外科早在2018年就参加了国际知名专家授课的“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培训班,并取得“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证书,因此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虽然CDT治疗是目前治疗淋巴水肿最好的保守治疗方法,但由于张女士左上肢不仅肿胀,还伴有手功能障碍,增加了治疗难度,仅仅通过CDT治疗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因此陈护士长创新思路,将CDT技术联合刚在国际肌内效贴协会学习回来的肌内效贴贴扎技术,双管齐下,让患者的上肢及手部水肿均恢复到正常状态。

  “以前感觉生不如死,现在手部能灵活动作了,心情都好了。”经过几个周期的治疗,张女士的左上肢如今已经消肿,她表示,整个治疗过程几乎没有痛苦,医护人员的手法非常熟练轻柔,也在心理上给予她很大的鼓励和安慰,缓解了她身心的痛苦。

  不过,医护人员提醒张女士,症状的好转不代表完全根治,这种术后并发症如果日后护理不当,也有可能复发。出院前,医护人员教会张女士一套简单的护理操,并叮嘱她如果出现肿胀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目前,经过多次回访,张女士恢复情况良好。

  据悉,目前市中心医院是我市首家开展CDT(综合消肿治疗)的医院,该治疗方法对乳腺癌手术、放射治疗或肿瘤转移后发生的淋巴系统循环障碍导致的淋巴水肿非常有效。目前医院已成功完成几十余例淋巴水肿病例,大大减缓患者身心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