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是免疫保护的重点人群
“在我国,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和成就,有效保护了广大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另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是中老年人。”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冯子健表示,众所周知,接种疫苗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老年人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组织器官生理代谢功能和免疫机能逐渐衰减,且常同时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而中老年人一旦发生感染,病情往往比较严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增加死亡风险。因此,中老年人群应该成为免疫保护的重点人群。
“过去大家对中老年人的基础性疾病、慢性病关注较多,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防控方面关注得相对较少。”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俞华指出,中老年群体普遍局限在通过均衡营养、加强锻炼甚至服用一些保健品来提高预防感染性疾病的能力,很少有人了解接种相关疫苗对预防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意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等单位日前共同发布的调研结果提示,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普遍低估自己患肺炎、带状疱疹等常见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和危害,有1/3的老人没有接种过任何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疫苗,然而超过六成经历过这些疾病的中老年人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希望能提前进行预防接种。
“科学接种疫苗有利于预防感染性疾病、减缓老年人慢性病进展,降低慢性病并发症导致不良结局的风险。”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会长杜雪平强调,中老年人主动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意识和行动力有待提升。
三大常见感染性疾病需特别关注
“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的统称,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并引发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近日召开的“健康老龄化与免疫预防”研讨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迟春花表示,这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老年失能预防核心信息》,建议老年人定期注射肺炎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流感流行季前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
不久前,中国疾控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等单位发布《我国老年人健康防护倡议》,明确指出老年人要增强疫苗接种预防疾病意识,要主动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又称肺炎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
为什么反复强调这3种疫苗?
“感染性疾病覆盖疾病谱较广,流感、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带状疱疹是老年人常见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疾病负担较重,同时,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相关研究和指南推荐较为成熟。”杜雪平介绍,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老年人是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也是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
在北方地区,一般每年冬春季流行和高发。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如打喷嚏和咳嗽等),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者间接传播,在特定场所也可能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建议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尤其在流感的高发季。
专家介绍,社区获得性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而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因。肺炎球菌也可以引起菌血症、脑膜炎等疾病,威胁老年人的健康。肺炎球菌可通过气溶胶或飞沫吸入,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造成感染。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7年全国肺炎出院人数为359.2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17.2%,病死率为0.49%,建议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及早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带状疱疹是由初次感染后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内神经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发引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带状疱疹可发病于任何年龄,但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显著增加,50岁开始发病率明显上升,部分带状疱疹患者会产生较长时间的神经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中老年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进行预防。
“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措施,这3种感染性疾病要引起注意,及时接种相关疫苗有利于降低感染性疾病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杜雪平强调。
全过程、全周期贯彻健康老龄化策略
“对于疾病,我们越来越强调三级预防,更加重视预防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迟春花介绍,一级预防即未病防病,除了接种疫苗,还包括健康管理、健康教育;二级预防是早诊早治;三级预防是临床预防,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
“老年人更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规律生活,戒烟戒酒、均衡膳食、加强营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要注意环境与个人卫生,定期开窗通风,呼吸道疾病高发季不去人员聚集场所。”杜雪平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中,群众普遍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这不仅有助于预防新冠病毒,对预防其他感染性疾病也大有裨益。
“健康管理不仅关注已老、已带病的重点人群,也要具有前瞻性。‘健康老龄化’的提出意味着我国不仅关注老年人数量,更关心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王红漫指出,对老年健康的内涵,不能以有无疾病衡量,而应以具有日常生活功能或进一步具有社会生活功能作为“老年健康”的标志,“要想到老年时还能正常生活,就一定要在生命的全过程、全周期贯彻‘健康老龄化’的策略。而免疫接种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需要全社会引起重视。”
“要推进专门的针对老年人免疫预防服务的公共卫生政策、公共财政政策,不断改进预防接种服务,比如优化疫苗接种点、接种时间等设置,通过多方努力,为中老年人提供更可及、便利的接种服务,从而提升接种率。”冯子健说,这样可以降低中老年人的感染性疾病负担,延长老年人的寿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靠普通居民掌握众多健康知识太困难,由谁提供可行性最强?医务人员有这个责任。我国正在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社区由全科医生给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全科医生和居民距离最近,最有可能做好健康科普传播和预防接种工作。”迟春花建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应着力提高对老年人群接种疫苗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公众的疫苗接种宣传教育,对适宜接种人员进行疫苗接种的推荐,积极促进老年人建立对感染性疾病疫苗的正确认知,以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改善其生命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