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线索变成好新闻
——《“贺胜鸡汤”再飘香》的采写体会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丽娅

  有人说,未经挖掘、应用、处理的线索,犹如沙里之金、石中之玉,仅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信息资源。《漂泊在外21年的商标回家了 “贺胜鸡汤”再飘香》一稿,之所以能获评本报月度总编辑奖,笔者认为,其成功之处在于“把好线索变成了好新闻”。

  抓住好线索

  “京广铁路八千里,贺胜鸡汤万里香。”作为一个咸宁人,笔者虽喝过无数次“贺胜鸡汤”,但却并不知道“贺胜鸡汤”的商标一直不属于咸宁。所以,当得知“贺胜鸡汤”商标即将回归这一线索时,笔者惊诧不已。

  在展开采访前,笔者有意识地翻阅了一些此前关于“贺胜鸡汤”的报道,了解贺胜鸡汤的“前世今生”和历史背景,并将这一线索置于宏观背景下,挖掘新闻的价值。

  “贺胜鸡汤”发端于1982年,因107国道上的客流量大而兴盛。然而,当所有人在埋头经营时,2000年7月,“贺胜鸡汤”和“贺胜桥鸡汤”两件商标均被外地人抢先注册了…… 背景是线索的放大镜,更是线索的挖掘机。这条极具传奇故事色彩的新闻线索,也注定了它极具新闻价值,值得我们深挖。

  进行深加工

  《“贺胜鸡汤”再飘香》一稿,语言朴实、精炼,在有限的篇幅内用好背景材料的同时,灵活穿插新闻当事人的言语,达到了烘托现场氛围的良好传播效果。

  这一效果,首先离不开采访时“脚底板下出新闻”的好作风。商标回归当天,我们一大早就深入一线“抓活鱼”,通过与鸡汤店老板、商标维权律师、相关部门负责人等进行深入交谈,并用我们采访到的原汁原味的话语来表述,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其次,这篇稿件的成功,也离不开一次又一次的精心打磨。初稿出来后,出版中心主任又结合全篇布局,对框架进行再次打磨,指导笔者逐字逐句进行推敲……一遍又一遍的反复修改,最终让稿件达到了应有的“精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