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线索,从报纸上寻卖点
《全国首个进入碳市场交易的竹子造林碳汇项目带来了什么 通山10万农民乐当“卖碳翁”》一稿,之所以获评本报月度总编辑奖,关键是题材好。一个“首”字,就是最佳的新闻卖点。
此题材来源于《湖北日报》的一篇文章,编辑部领导捕捉到这条信息后,及时安排我们展开采访。由此可见,坚持读报,是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渠道。其实,怎样看报纸,也是一门学问。一是了解上级精神和信息。央报和省报上的很多文章,传达的是上级精神,研究透了,“上头”的精神脉搏就抓住了,我们获取的信息就多了。二是丰富自己的见识。稿件好不好,手法老到不老到,不仅是技巧问题,更是知识积累多与少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是新闻工作者的垫脚石,吸纳得越多,站得就越高,看得就越远,就容易写出有深度、有厚度、有底蕴的作品。
深入挖掘,穷尽心思找看点
一位资深记者说:采访的深度决定着挖掘的力度,而挖掘的力度又决定和影响着文章的厚度。不是说写深度报道才需要深度挖掘,写消息也不例外。
采访前,我们做了大量功课。一方面从网上收集碳汇项目相关信息,充分了解碳我国碳汇项目的发展背景和发展历程,另一方面与通山林业部门联系,获取该县碳汇项目最新进展,做到心中有底。
采访中,我们花了整整一天,来回数百公里,奔波于通山县城与两个最偏远乡镇之间,在一线刨根问底。
首先,在县林业局与相关负责人详谈,获得权威数据,挖出一些细节,如“竹子碳汇造林项目减排量最新市价136.5万元”“通山碳汇项目并非一枝独秀”,一补前期空白信息。
接着,赶往洪港镇一盘坵林场和燕厦乡金坑村,与项目管理人员、农户、乡干部一一交流,一个关键人在外省,还现场电话采访。每到一处,确保有竹农发声,尽量捕捉“带着泥土芳香的语言”。
精雕细琢,激活新闻兴奋点
如果说采访让我们深受感染,写作上就更致力于好新闻的目标。要让短短千字文成精品,最好能激发读者的兴奋点。
这个兴奋点首先表现在标题上,“全国首个项目”“10万农民乐当‘卖碳翁’”,出新,出彩,吸引人有阅读下去的欲望。
其次是结构,按消息写作“三个三”方法,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层次展开,尽量用现场、用人物、用数字“说话”。全篇15个段落,有9个段落出现了人物或现场。哪怕有的人只说了一句话,也要写出“味”儿来,写出个性来;哪怕有些现场雷同,也尽量体现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最后,好的新闻也是美文。初稿完成后,反复诵读自己的文字。在每一次朗读中发现语言表达上的毛病或是逻辑性的错误,从而逐步修改、逐步完善、逐步提高。语言顺畅了、文字精炼了、逻辑明晰了、结构紧凑了,何愁没有表现力?新闻的表现力和兴奋点在我们心中,倾注在自己笔端,体现在稿件的字里行间,自然呈现美的表现力、美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