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典型如何出新意?
——采写《一听红薯汁,几多故乡味》的感悟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恬

  《一听红薯汁,几多故乡味》,这篇稿件刊发后能够受到广泛关注,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对老典型的角度创新和精雕细琢。

  角度找准

  去年11月底,我们去崇阳采访的湖北故乡云农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个老典型,这几年频频有报道。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将这个老典型写出新意来。

  出发之前,笔者在网络上搜罗了许多关于该公司的宣传报道,以了解其他媒体记者都是从什么角度切入的。在网上翻阅了2个多小时后,笔者发现,之前报道的稿件大多数都是从企业发展的时间线出发,讲述该公司的发展历史。于是,我们决定跳出一贯的写作思路,另辟蹊径,围绕一个“薯”字,一说到底。

  深度挖掘

  见到湖北故乡云农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成义时已是下午,他因为筹备“下里巴薯”实体购物店忙得不可开交。所以,留给我们采访的时间很有限。

  但因为采访前做足了准备工作,所以采访时心里就很有底气。

  我们跳过了寒暄和企业情况介绍,直奔主题开展采访,句句问到点子上,刀刀见肉,针针见血,深度挖掘情节、细节、人物核心。

  廖成义在给我们的讲述中,也很动情:“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我有几次都快干不下去了。”他说,为了买技术和建厂房,他把全部身家都投了进去,跑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家,借遍了所有能够借到的钱。有一年春节,廖成义把工人的工资结了,自己却没钱过年。家人埋怨:“你真是发了疯,把赚的钱赔了不说,还背了一身债,年三十了,连一刀肉都吃不起,这日子怎么过……”除夕的深夜,喧嚣褪去,廖成义坐在办公室里发呆,看着窗外的厂房,眼眶湿润。

  精心打磨

  采访回来的当天晚上,笔者立即着手写初稿。说实话,第一遍写出来的稿件还是有惯性思维的影子,因为采访素材太多,稿件中出现了一些内容交叉重叠的情况。后来,在带队采访领导的指导下,我们将稿件定位为:在外打拼20多年、返乡投资的廖成义,之所以将创办的公司叫“故乡云”,其孜孜以求的,应是一种浓郁的“故乡味”。围绕“结‘薯’缘,是为记忆中的‘故乡味’”“ 使‘薯’劲,是因萦绕于心的‘故乡情’”,“做‘薯’功,为的是致富‘故乡人’”三个层次层层递进,逐一铺展开来,并浓缩到“为了故乡那片云,为了故乡那些人,廖成义铁了心要将‘薯’业进行到底”这一报道主题中。

  这篇稿子,从初稿到见报稿件,笔者一共反反复复修改了将近10多遍。可以说,每次修改,都是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