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午,省妇幼保健院联合市妇幼保健院在我市开展出生缺陷筛查义诊活动。
义诊现场,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有序排队等候,来自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心血管科、儿童重症医学科、儿童心胸外科等11个科室的专家团队认真地为患儿查体、问诊,细致地解答家长的疑惑,并对患儿的病症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意见。
市民张女士得知有义诊,第一时间预约挂号,当天早早地带着女儿前来。“女儿反复咳嗽,扁桃体肿大。”张女士说,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妇幼保健院的医疗服务,太方便了。
据了解,“323”攻坚行动出生缺陷防治荆楚行活动首站走进咸宁,整个义诊活动历时1周,将先后走进崇阳县妇幼保健院、赤壁市妇幼保健院、嘉鱼县妇幼保健院、咸宁市妇幼保健院、通山县妇幼保健院、通城县妇幼保健院。同时,活动联合“童心项目医院模式”,对家庭困难儿童进行资助。
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希望全市妇幼保健机构充分利用好“323”攻坚行动出生缺陷防治荆楚行走进咸宁这一优质资源,推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之间密切联系,促进优质妇幼健康服务资源有效流动,提升基层妇幼的医疗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延伸:市民针对出生缺陷防治有诸多疑问,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遗传中心宋婕萍主任医师对此进行了解答。
记者:做过体检,还有必要做婚检和孕前检查吗?
宋婕萍:婚前医学检查不同于常规的健康体检。男女双方应当在结婚登记前主动到医疗机构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卫生指导和健康咨询等婚前保健服务,重点针对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以及其他影响婚育的疾病进行咨询、检查和指导。
计划怀孕的夫妇应当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通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可能影响孕育的风险因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
记者:孕期要做几次产前检查?
宋婕萍:孕妇应当在孕12周到医疗机构建立孕产期保健档案(册、卡),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掌握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整个孕期应当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有异常情况者应当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首次产前检查时应当接受艾滋病、梅毒、乙肝筛查。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病毒可经胎盘传播,导致胎儿感染。
早孕期超声产前筛查应当在孕11-13+6周进行,系统超声筛查适宜时间是孕22—24周。如超声筛查提示有胎儿结构异常,应当及时到具有产前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
孕期应当接受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患儿存在严重、不可逆的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孕妇应当在孕12-22周到医疗机构知情选择进行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35岁以上的孕妇应当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产前诊断。
记者:备孕、孕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宋婕萍: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科学备孕。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适宜体重,规律作息,放松心情,戒烟戒酒,避免接触二手烟,远离毒品和成瘾性药品。
孕期应当坚持食物多样化,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保持体重适度增长。适当增加奶、鱼、禽、蛋、瘦肉、蔬菜、水果等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摄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钙、铁等营养素。
孕前和孕期应当避免接触铅、汞、苯、甲醛、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避免接触放射线。不宜密切接触猫、狗等动物。
备孕妇女应当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服用0.4mg叶酸或含0.4mg叶酸的复合维生素,至少服用到怀孕后3个月,以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风险。
孕期患病可能会对母亲和胎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孕妇患病应当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既不要擅自用药,也不要因过度担心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而拒绝服用必需的药物。
记者:新生儿出生后要注意哪些?
宋婕萍:新生儿出生后应当及时接受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听力障碍等疾病筛查,促进先天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儿童残疾。
新生儿出院后1周接受医务人员的家庭访视,儿童应当在1、3、6、8、12、18、24、30、36月龄以及4、5、6岁时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监测生长发育状况。发现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的,应当及时就诊。
确诊的出生缺陷患儿应当及时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