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4日 星期
农商银行要做好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大文章
○杨惠春

核心提要:当前,作为发展乡村经济、改善乡村环境、优化乡村产业重要力量的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生动力。

乡村旅游在解决“三农”问题、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助力脱贫攻坚、城乡统筹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农商银行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推助乡村旅游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不断加大普惠金融力度,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旅游的能力,解决乡村旅游业发展融资问题,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壮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

提高乡村旅游战略认识。乡村旅游以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民俗文化等为主要内容,是集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顶层设计中,乡村旅游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农商银行要清醒认识到乡村旅游业不仅是现阶段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是农商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要将其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予以支持,在乡村旅游产业链上做好文章。在大局上,硬件框架要跟随时代脉搏,结合地域特点、解读行业需求,建立适合当下互联网时代要求的乡村旅游商业模式;在细节上,软件服务要迎合消费者心理。发展的眼光要放长远,改变急功近利的心态,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从本职工作入手匠心打造细节,追求极致的专业服务。

主动对接乡村旅游项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归自然,通过绿色生态乡村旅游来放松身心。农商银行要对乡村旅游项目的特征、数量、发展前景、以及国家扶持政策进行全面深入了解,对项目预期收益、风险程度作出准确判断,准确掌握乡村旅游相关信息;要依托当地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精准对接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的旅游产品,全面对接旅游观光、田园采摘、农耕体验、荷塘垂钓、农家美食等乡村旅游项目。在此基础上,必须切实转变观念,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以绿色信贷支持乡村旅游业发展壮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增进农村繁荣、稳定及和谐发展;支持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变,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大力提升金融支持能力。发展乡村旅游一个关键因素是资本投资,投资是发展乡村旅游市场的外部环境。由于旅游项目资金投入大、建设时间长、回收率低,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的支持。农商银行要履职担当,立足乡村旅游业长远发展理念,全面提升支持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能力。应针对乡村旅游业经营特点,围绕乡村旅游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创新完善信贷支持条件、要求、产品、操作程序,有效解决乡村旅游项目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要组织乡村旅游企业或农户成立行业协会或其他自律组织,加强与这些组织的合作,积极探索发展满足这些信用共同体成员的金融服务需求;要完善乡村旅游业中小微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体系,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乡村旅游业差异化金融需求,完善授信管理制度。

创新信贷产品支持模式。农商银行在解决支持乡村旅游业发展资金问题时,要针对不同经营主体,量身定做创新信贷产品,实现产品与客群的个性化匹配。要放松信贷准入条件,扩大有效担保品范围,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和整体开发思路,从扩大抵质押标的入手,按照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探索发展大型旅游生产设备、林权、水域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贷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用于乡村旅游企业的贷款担保;要推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抵押贷款产品,更好满足乡村旅游融资需求;对农村集中连片经营“农家乐”旅游项目,推广农户联保贷款或整村大联保等信贷模式,破解乡村旅游融资难点,确保乡村旅游资金需求。

深化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农商银行要当好“店小二”,下沉服务重心,延伸服务链条,扩大服务半径,将更多优质服务倾斜乡村旅游发展,共享金融改革发展成果。要搭建服务平台,不断改造物理网点服务环境和完善服务功能,单设乡村旅游之“三农”金融服务专柜,建立金融服务绿色通道。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网格化工作站和惠农金融服务点,优化布局、配齐设备,提高站点运行效率,将高效的金融服务深度嵌入乡村旅游发展之中,为乡村振兴战略增加服务的可得性、便捷性。要构建移动金融服务生态体系,紧跟“互联网+”时代步伐,完善电子渠道建设,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网络服务乡村旅游发展。同时,推行“拎包银行”常态化,上门宣传,上门营销,上门办业务,填补金融缺口,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步路”。

(作者单位:嘉鱼县农村商业银行)

2020年9月4日 星期

第05版:决策参考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