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5日 星期
嬉笑怒骂皆文章
——读《儒林外史》有感
记者 陈希子

  初中时学了篇课文《范进中举》,文笔讽刺戏谑,才知出自清代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作者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可以说,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儒林外史》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有其重大的现实和教育意义。

  书中儒者之种种,光怪陆离,众生百态,不一而足,或吝啬,或迂腐,或势利,或恬淡,或浑雅,比比皆是也。文中“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的杜少卿,作为真名士的典型,他尊重个性,轻财好义,追求恣情任性、自由不羁的生活。小说塑造的“隐括全文”的人物王冕,他性格恬淡,远离功名,天性孝悌,才华横溢,这是一个兼俱真儒士和真名士精神品格的理想人物,得到了吴敬梓热烈的赞美。

  读书与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就是不断汲取营养。其中最关键在于吸收,然后再转化为自身的力量。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学子们只注重“食”,即死读书,却忽视了吸收。读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敲开荣华富贵之门的工具。死读书,除了造成他们的“营养不良”,别无他用。

  读《儒林外史》如同在观一幅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群像,回味一段故事情节描写仍是无穷的韵味,这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妙处所在。

2017年9月15日 星期

第05版:书香咸宁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