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半,几乎所有的乡里人都给天堂写信,并为逝去的亲人汇款。早几天就有人将火纸拿出来晒,收起后,将那二三尺长、五六寸宽的火纸对折三四次,用白纸包上,再用胶水或浆糊封好,包扎好的火纸叫包袱。月半前,一家男女老少放下手头工作,有的是刚从烈日曝晒下的田地里汗涔涔归来,顾不得歇歇便赶紧来封包,送给远逝亲人。这份情义足可感天动地。
天堂还是千年前的天堂,没有电脑,也不用e-mail。给天堂写信最好用毛笔,蘸上墨水,书写正楷的繁体字,又大个又醒目。有的人会文绉绉写上:“中元大会,俱袱十封”之类字。天堂使用币种还是传统的香火,永不贬值。火纸粗糙、厚实、金黄、易燃、耐烧,据说这种冥币在天堂里可购房产家什,可解先人之难。老辈人说,孝款一般不用去坟头敬献,只要心诚,加上书写工整明白,随处都可面向祖人方向拜呈。当然,恭敬的人会乘车坐船翻山越岭直抵墓地,万无一失地跪送孝心包袱。也有送印制的千元万元冥钞,甚至送股票的。
路边、田头、禾场上、家门口、店铺前,随处可见行孝之人。有人还摆上了案桌,献上几个菜,酙上酒,静静地站立着,看那包袱慢慢燃烧。
香火燃起,这一堆,那一盆,播散着灼热的尘烟。此刻,空气中弥漫着香火的烟味,飞扬着白色的灰烬,从火塘旁经过,几乎呛得人窒息。
有经验者告诉我,为了顺利地寄达到地址,需把包袱放在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地方,一是以便它充分燃烧,二是遥寄天堂须有一个小平台,可以是砖、石的垒台,也可以铁的器具,这样才会毫无保留地表达心中崇敬与祝愿之情。有人边码放火纸边俯身用笔在白纸上写着什么,我猜那是在写信,虔诚地写给天堂的信。或者是在写汇款单,给每个祖宗汇多少都记录下来,最后用燃烧的方式发出去。几个小孩也非常平静地码放着这最原始的冥币。在他们的心里,除了天真,一定还有一份对远祖的怀想。
在这个“鬼节”里,天堂里的人都会得到其亲人发给的“最低生活保障费”。一场大雨收走了所有的冥币与灰烬,将厚重的孝礼带给了泥土、花朵与鱼虫。大概是天堂里进行了一项新的改革,让所有收款者共享人间孝的成果,不分你我,不分多寡厚薄。
雨后的夜晚分外清静,天空除了挂着一轮朦胧的月,孤寂得没有一颗星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