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嘉报道:婴幼儿的咽鼓管(连接中耳和鼻腔的管道)短、平、宽,且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当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或鼻咽部炎症时,细菌或病毒更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有这些症状要注意中耳炎:婴儿因耳部不适,会频繁用手抓挠耳朵;耳痛会让宝宝情绪烦躁,尤其在夜间平躺时疼痛加剧;急性中耳炎常伴有发热,体温可能超过38℃;中耳积液可能导致宝宝对声音反应迟钝;若耳膜穿孔,可能出现黄色或白色脓性分泌物。
专家提醒家长们,一旦发现宝宝有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此外,中耳炎易复发,治疗后需遵医嘱定时复查,确保完全康复。
可以从这几方面预防中耳炎:注意宝宝保暖,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喂奶时让宝宝保持半直立姿势,避免奶水流入咽鼓管;二手烟会刺激呼吸道,增加中耳炎的发生风险。若宝宝有反复中耳炎病史,建议定期进行耳科检查,及早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