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盆的基本介绍
1.骨盆的位置
骨盆位于人体的中心位置,作为连接脊椎和下肢的重要结构。它与脊椎在骶骨处通过骶髂关节相连,这个关节的微动性使得其运动幅度限制在1至3毫米之间。骨盆与股骨则通过髋关节相连,这个多轴球窝关节提供了三个运动面的自由度,使得弯腰、抬腿等日常动作得以顺利进行。
2.骨盆的结构和形状
骨盆由髋骨、骶骨和尾骨组成。髋骨进一步细分为髂骨、坐骨和耻骨三块骨骼,这些骨骼在出生时通过Y型软骨联合连接,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骨化形成坚固的骨性联合。两块髋骨在耻骨处通过耻骨联合连接,而另一侧则通过骶髂关节与骶骨相连。这些连接使得骨盆成为一个整体,其动作通常是整体性的而非个别骨骼的单独动作。骨盆整体呈半圆形的穹窿形状,大骨盆和小骨盆的分界线在人体正常站立时与水平面呈50至60度夹角,骨盆倾斜会导致这个角度的变化。
二、骨盆的功能
骨盆的存在对于人类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下面三部分。
1.作为力学结构:骨盆是连接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枢纽,也是力传导的重要通道。重力通过骨盆向两侧和下方传递,同时地面的反作用力也通过骨盆向上传递。
2.为肌肉提供黏着点:骨盆作为起点或止点的肌肉有80条,这些肌肉控制骨盆和身体其他部位的相对运动。它们对于呼吸、站立、行走、弯腰等基本活动的实现至关重要。
3.托住器官和婴儿:骨盆位于躯干和下肢的连接处,盆底构成了腹腔的下沿,因此骨盆在承受器官重量和怀孕时承受婴儿重量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三、导致骨盆位置异常的常见原因
1.久坐和坐姿不正
当人体处在坐姿时,髋关节弯曲,髋屈肌群缩短;如果躯干未挺直,特别是腰椎向后拱起,则会使得骨盆后倾肌群缩短;再考虑到坐姿不正,身体向一侧倾斜,或习惯跷二郎腿,则会使得骨盆侧倾肌群缩短。
2.损伤未完全康复
比如崴脚等损伤若未完全恢复,日常的动作模式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在站立、步行和运动中,逐渐通过踝关节向上发展出一系列的代偿现象,因此可能导致骨盆位置的异常。
3.生育
生育对于女性体态,特别是骨盆位置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孕期女性身体重心和负荷发生变化,同时激素作用导致骨盆区域韧带和肌肉松弛,影响骨盆位置稳定。
4.肥胖
肥胖带来身体重心和负荷的变化,可能影响骨盆位置。
5.单肩背包
长期同侧单肩背包改变身体左右两侧受力平衡,可能导致骨盆侧倾等问题。
6.高跟鞋
穿高跟鞋是很多女性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之一,但这种行为同样会增加骨盆偏离正常位置的可能性。穿着高跟鞋时,为了更好的平衡,往往躯干会向前倾,腰椎曲度增大,盆骨前倾。有些女生认为这种体态下,臀部显得更翘,腿显得更修长,实际上是误解,而且长此以往,会带来更复杂的体态问题。
7.由于其它部位异常导致
在我们的大量实践中,由于天生的长短腿、X或O型腿、扁平足等导致的骨盆位置异常不在少数,这是因为腿部和足部的结构会直接影响身体的承重模式,从而使得骨盆出现适应性的代偿。
四、骨盆位置异常的类型
常见的骨盆位置异常类型有四种:骨盆前倾、骨盆后倾、骨盆侧倾和骨盆旋转。这些异常通常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进行初步评估。一旦陷入肌肉不平衡和骨盆位置异常的恶性循环,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