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御寒之衣
《山水四景之冬》,(清)髡残作

  当我们的祖先揖别猿猴,生活在浩瀚无际的绿色森林中,树叶成了他们的遮羞布。他们捕捉到野兽,食肉后将整个兽皮围裹在身上,既能遮羞,又能避寒。大约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骨针,将兽皮变成了服装。随着原始人群逐渐走进农业社会,纺织业随之出现,人们的衣服除了遮羞避寒,开始向着美的方向发展。今天的我们穿着各式各样的大衣、羽绒服等御寒保暖,古代的人们又是依靠什么服装来度过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的严冬呢?

  羔裘逍遥 狐裘以朝

  甲骨文中出现了象形字“裘”。清人段玉裁注“裘之制毛在外”,即将兽皮带毛经过鞣制而成动物毛皮,再制作成御寒衣服称为“裘皮”。古籍中多有古人穿裘皮的记载。《礼记·月令》:“是月(孟冬之月)也,天子始裘。”

  裘皮行业的鼻祖是殷商时期曾任丞相的比干。比干是商朝君主文丁之子,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辅佐帝辛(商纣王)。比干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据史料记载,比干曾在现在的河北省枣强县大营一带为官,当时那里灌木草丛遍地,野兽频繁出没,比干鼓励民众打猎,捕获野兽食肉后,将各种兽皮收集起来反复炮制,终于发明了熟皮技艺,使各种生硬的兽皮变得柔软,进而将色泽不同、大小不同的皮张分类缝制成衣服。这种裘服既保暖舒适,又漂亮耐磨。比干将这一技艺传授乡里,造福庶民,为人乐道,《封神演义》里就有比干将狐狸皮熟制后做成袍袄献给纣王御寒的故事。比干去世后,历代帝王和文人多有诗文赞颂。周武王下令整修比干的坟墓,封比干为国神;魏孝文帝元宏建比干庙;唐太宗李世民追赠比干为“太师”,谥号“忠烈公”;南宋诗人王十朋有七言绝句赞曰:“谏君不听盍亡身,岂忍求生却害仁。不向天庭剖心死,安知心异世间人。”

  公元前841年,在比干制作裘皮的大营村,民众自发修建了一座比干庙,以此来纪念“裘祖”。数千年来,裘皮行业流传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凡新进学徒,都要先拜过祖师爷比干,然后才能拜师学艺。如今,裘皮的发源地大营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天下裘都”。“大营裘皮传统制作技艺”和“裘祖比干的传说”先后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时一般士人和百姓只能穿廉价的羊裘、犬裘。贵族多穿狐裘和貂裘,即用狐和貂的毛皮制作的衣服。《诗经》云:“君子至止,锦衣狐裘。”朱熹的《诗集传》曰:“锦衣狐裘,诸侯之服也。”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说:“狐裘,贵者之服。”《诗经》又云:“羔裘逍遥,狐裘以朝。”闻一多解释说:“大夫平时穿羔裘,入朝穿狐裘。”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的诗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说:“服貂裘者,立风雪中,更暖于宇下;眯入目中,拭之即出,所以贵也。”

  在古代的动物文化中,豹子寓意吉祥,所以豹裘也是贵族的偏好。唐朝诗人李嘉祐《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诗云:“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据史料记载,周武王最喜欢豹裘,他不但自己喜欢穿豹裘,还要求手下大臣也必须穿豹裘才能觐见他,这导致市场上的豹裘炒到一件百金之高,有的大臣卖掉家中千钟粮食却依然买不起一张豹皮。

  吴绵软如云

  传说黄帝之妻、西陵氏之女嫘祖“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距今约7000年—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已经出土纺轮,用来纺丝和麻。古人所说的“绵衣”“绵袍”都指丝绵材料。在缫丝过程中,那些不能被抽丝的双宫茧则被制成丝绵,好一点的称为绵,次一等的称为絮,用以填充衣被,御寒取暖。

  丝绵的制作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周朝。西汉的丝织业已很发达,出土的汉代文物中有罗地“信期绣”丝绵袍、朱红菱纹罗曲裾式丝绵袍、西汉印花敷彩纱丝绵袍、绢地“长寿绣”丝绵袍、素丝绵袍等。

  《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唐代,人们冬季穿的绵服和绵袍,填充物就是丝绵,并且有定量:绵袍,加绵十两;绵袄,加绵八两;绵袴(裤),加绵六两。白居易的《新制布裘》一诗云:“桂布白似雪,吴绵软如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诗人很满意自己新做的绵袍,外面用的是洁白的桂布,里面是吴地产的丝绵,在寒冬腊月穿上它温暖如春。当时朝廷发给边防守军的冬衣就是丝绵衣物,唐代孟棨撰写的《本事诗》还记载了一个与此相关的有趣故事。唐开元年间,发给戍边士兵的纩衣(丝绵衣)由宫中制作。一位士兵在绵袍中发现了一首诗:“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士兵把此诗交给主帅,主帅不敢隐瞒,又上交朝廷。唐玄宗将此诗在宫中出示,查找写诗的宫人。一位宫人主动认罪,请求皇帝处置。哪料唐玄宗却说:“恕你无罪,你就和这位得袍士兵结婚吧,我成全你们这份姻缘。”消息传开,边防军士兵都十分感动。

  宋代,浙江丝绵闻名遐迩,其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赋,到了宋代,浙江上调的丝绵占全国上调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因制作丝绵的大部分工序都在清水中完成,故又得名清水丝绵。余杭清水丝绵洁白如凝脂,轻柔如浮云,边道薄而匀称,无绵块、无杂质,手感柔滑,韧性强、拉力大,长久放置不泛黄,久负盛名。《嘉庆余杭县志》记载,余杭狮子池“以其水缫丝(含制绵)最白,且质重云”,南宋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时,特谕将余杭清水丝绵列为贡品。《杭州府志》记载,“杭州(余杭郡)岁贡绵”。余杭清水丝绵在清康熙年间远销日本,民国时还在西湖博览会上获得特等奖。2008年,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雪香纸袄不生尘

  在棉花普及之前,古人多是穿纸袄御寒。元代马钰有《忆王孙》词曰:“麻衣纸袄度冬寒。暖阁红炉永不堪。”

  东汉蔡伦吸取前人经验,推出植物纤维造纸技术,令纸张得以大规模生产,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早期的麻纸原料中含有织物,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和韧性,常用来作为绢帛衣物的内衬,起到定型和保暖作用。据说纸衣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而最早有文字记载则是在唐代。如《旧唐书·回纥传》中记载:“回纥纵掠坊市及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或有衣经者。”《新唐书·史思明传》也有“方冽寒,人皆连纸褫书为裳褕”的记录。

  唐初,造纸术经过数百年发展已日臻成熟,纸张的种类丰富多样,质感更加平顺柔滑,纸张开始走进人们的服饰生活,纸衣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唐朝诗人徐夤《纸被》云:“披对劲风温胜酒,拥听寒雨暖于绵。”描写了纸被带给人的温暖和舒适感。唐代对衣物需求的增多,也促进了纸衣制作工艺的不断提高,在厚度和透气性等方面加以改善,不仅可以抵御风寒,也可以洗涤修补。价格较低的纸衣,逐渐成为唐代服饰种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佛教的兴盛也助推了纸衣的发展,因为僧侣们认为丝绵的制作需要杀蚕取丝,乃伤害生灵之举,所以选择穿着纸衣。唐朝诗人殷尧藩的《赠惟俨师》云:“云锁木龛聊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

  宋人穿纸衣的现象更为普遍,当时,纸衣用料为楮树皮纸,柔韧性更好,拉力强,耐折耐磨。宋人还创造出不少纸衣制作工艺,涌现出专制纸衣的行业。在裁剪缝衣时增添衬里,塞入麻絮,便成了御寒的纸袄;裁成大块长方形状,就成了保暖的纸被。北宋苏易简在《文房四谱·纸谱》中曾介绍制造纸衣的方法:每一百张纸加胡桃、乳香各一两,煮或者蒸。如果是蒸的话,就要不断地往上洒含有乳香的水,等到蒸熟后,将其阴干,然后用箭杆横着卷起,顺势收紧。黟、歙一带有人制作纸衣段,能有大门那么大。苏易简描写道:“山居者常以纸为衣,盖遵释氏云‘不衣蚕口衣’者也。然服甚煖,衣者不出十年,面黄而气促,绝嗜欲之虑,且不宜浴,盖外风不入而内气不出也。”指出纸衣保暖性能好,但由于不怎么透气,对身体健康有所不利。

  因为纸衣廉价而又保暖,很受人们的青睐。南宋词人李曾伯在《用韵答纸衾简云岩》中描述道:“欹枕犹存舒卷声,覆寒时与寝衣更。价廉功倍人人燠,一幅春风造化成。”又因为纸衣具有洁白轻软、微皱如波的特点,契合了文人士大夫对高洁清雅的追求,所以深受文人士大夫欢迎。《文房四谱·纸谱》说:“近士大夫征行亦有衣之,盖利其拒风于凝冱之际焉。”

  棉花原产于印度,宋末元初,棉花大量传入中国。棉衣在舒适性、透气性等方面都远超纸衣,纸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关于棉纺织品在我国内地的推广,黄道婆功不可没。黄道婆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虐待流落崖州(今海南三亚)约40年,她向黎族妇女学习纺织技艺并加以改进,总结出“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织造技术。元朝元贞年间,黄道婆返回故乡,教乡人改进纺织工具,制造了擀、弹、纺、织等专用机具,织成各种花纹的棉织品。

  明太祖朱元璋大力倡导种植棉花,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衣成为当时社会最普遍的御寒衣物。不过,纸衣仍然在一些无棉地区得到延续,是广大贫苦百姓的御寒之物。到了清代,纸衣的加工技艺仍在发展,但此时已不再为人们所穿着御寒,而是作为一种服饰文化传承下来。

  裘皮、丝绵、纸袄……这些御寒衣料为古人在寒冷的冬天带来温暖和舒适,也让我们看到了服饰文化的发展和古人的过冬智慧。

  (原载《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