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乳房 降低“胸”险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高峰年龄段一般在45~55岁。什么是乳腺癌?乳腺癌如何预防?日前,记者邀请咸宁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专家为您揭开乳腺癌的真面目。

  记者:什么是乳腺癌?乳腺癌初期有哪些症状?

  专家:要了解乳腺癌,首先要从乳腺的结构和功能上来认识女性的乳房。女性乳房由腺体和基质两大部分构成,腺体主要由小叶(产生母乳)和导管(将母乳从小叶运至乳头的各级输乳管)组成,基质成分则包括脂肪组织、导管和小叶周围的结缔组织、血管以及淋巴管。超过90%的乳房皮肤和腺体的淋巴液引流至腋窝淋巴结。

  乳腺癌是指发生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女性占99%,男性占1%。乳腺癌细胞可以通过淋巴液或血液向全身播散转移,最常见转移至骨、肺、肝、脑等重要脏器,乳腺癌是危及女性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

  “不怕痛,就怕不痛。”乳房疼痛多数都是良性疾病的症状,乳腺癌早期症状往往没有疼痛。乳腺癌究竟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让女性朋友们早期识别?

  1.乳房肿块。作为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请记住其特点是“无痛性肿块”,用四个字来总结肿块特征:粗硬不动。

  “粗”是形容表面不光滑;“硬”代表肿块很硬;“不”是指肿块边界不清;“动”代表活动度差,推之不动。虽然乳腺肿块不都是恶性的,仍建议如果摸到乳房肿块,应该尽早就诊,越早诊断越有利于治疗。

  2.乳头溢液。乳腺癌引起的乳头溢液多数表现为:单侧血性溢液。一部分是原位癌引起的,另外乳腺癌没有尽早诊治,到了一定程度侵犯到血管或者肿瘤引起破裂,也会引起乳头溢血,还会侵犯皮肤,以至皮肤表面破溃。

  3.皮肤改变。橘皮征、酒窝征和皮肤溃疡。癌细胞阻塞乳腺皮下淋巴管,引起淋巴回流障碍,皮肤水肿,看起来像橘子皮样的改变,称为“橘皮征”;酒窝征,即是当肿块侵犯了乳房悬韧带,致使乳房皮肤内陷而形成类似酒窝的一种临床表现。当肿瘤不断增大到侵犯皮肤,则会形成皮肤表面的溃疡。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请立即就医。

  4.乳头改变。乳腺癌尤其是肿块生长在乳头后方的时候,肿瘤侵犯了乳头乳晕下方的组织,牵拉乳头使其凹陷,乳头出现内陷。但有一部分女性属于先天性乳头凹陷,鉴别两者需要观察乳头凹陷的程度是否加重,乳腺癌引起的乳头凹陷可能会越来越严重,而先天性乳头内陷多在发育的时候就已经形成,可以双侧对比来看。如果发现不明原因的乳头凹陷或乳头偏斜,请及时就医。

  5.腋下肿物。无意中摸到无痛腋窝肿物,质地偏硬应该警惕,但并不是所有摸到的肿大淋巴结都一定有问题,有一部分患者可能是淋巴结反应性增大,需要进行相关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另外,有一类特殊类型的乳腺癌,首发症状就是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表现的,乳房检查没有看到病灶,医学上叫做“隐匿性乳腺癌”。

  6.特殊类型的乳腺癌表现。(1)乳头皮肤瘙痒、脱屑:常常被误诊为湿疹,如果使用外用药,湿疹未见好转,需要进一步就医明确,因为这有可能是湿疹样乳腺癌,表现为乳头乳晕区反复湿疹、脱屑、结痂和渗液。有时候并不是常见的皮肤湿疹。

  (2)乳房皮肤潮红发热:炎性乳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乳腺常见弥漫性增大,皮肤红、肿、热、痛,特点酷似急性乳腺炎,易误诊。

  7.疼痛。大部分情况下,早期乳腺癌很少出现疼痛。乳房疼痛常见原因是月经周期随着激素水平的上升导致生理性的乳房腺体充盈胀大,月经前期常见,月经来潮后缓解。少数乳腺癌会出现乳房疼痛,疼痛与月经周期无关。

  记者:乳腺癌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专家:(1)初潮太早、闭经太晚。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的肿瘤,雌激素水平长期增高,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月经初潮在11~13岁的女性,比月经初潮在17岁后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

  绝经年龄大于55岁的女性,比绝经年龄小于45岁的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要增加3倍。行经40年以上的女性,比行经30年以下的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增加1倍。

  (2)晚婚晚育不哺乳。雌激素过高,会导致乳腺癌发生率升高。孕激素和泌乳素的增高,能够对抗雌激素,降低乳腺癌发生率。不哺乳或哺乳时间较短会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哺乳时间长可以降低乳腺癌患病风险。

  (3)情绪压力过大。心理压力过大是现在很多女性普遍面临的问题,如果出现情绪管控不好或者压力无处排解的情况,一定要更加关注乳腺健康。

  记者:乳腺癌如何预防?

  专家:乳腺癌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女性得了乳腺癌,如果没有得到早诊早治,不仅对自身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伤害,对家庭也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为了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建议女性朋友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坚持体育锻炼,避免和减少精神、心理紧张等因素,保持心情舒畅;积极治疗不典型增生等乳腺疾病;不擅自使用外源性性激素;不长期过量饮酒;提倡母乳喂养等。

  链接: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预后,而乳房自检是早发现的重要环节。检查时间一般选在月经结束后1周左右比较合适。

  检查方法:

  1、面对镜子,双手叉腰,观察双乳外形、轮廓有无异常。

  2、举起双臂,观察双乳外形、皮肤、乳头、轮廓有无异常。

  3、右手指腹触摸左乳上方、内侧、下方、外侧有无肿块。

  4、 右手指腹触摸乳晕区有无肿块。

  5、 右手食指、拇指挤压左乳头,观察有无溢液。

  6、 左手叉腰,右手触摸左腋下、左乳腋尾部有无肿块。

  7、 同法触诊右乳房。

  检查要领:

  1、指法:手指并拢,以指腹触诊。

  2、 切忌抓、捏乳房。

  3、乳腺超声检查。

  以下的这5类人群做超声检查,利于病情的判断及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

  1、触诊有乳腺肿块。触诊时发现乳房内有轮廓清晰的肿块,肿块可移动,按压有痛感,建议进一步做超声检查,明确肿块的性质。

  2、乳房皮肤改变。乳头内陷或乳房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需做乳腺超声检查。

  3、乳头溢液。乳头发生溢液,特别是血性溢液,可能存在导管扩张、乳腺增生、肿瘤等病症,需做乳腺超声检查诊断。

  4、乳房出现性质不明病变。若是乳房的病变无法明确性质,需通过超声检查来观察内部血流的情况进行判断,一般来说肿瘤的血流信号会比较丰富。

  5、明确肿瘤是否转移。初诊为乳腺癌,需进一步明确癌肿性质、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肿瘤定位等情况,可以通过乳腺超声检查来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