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读经典谈健脾胃祛湿气
黄伊程 咸宁麻塘中医医院医师硕士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身体困倦、头重如裹、失眠多梦、胸闷腹胀、大便黏腻不成形、舌苔白腻等情况,常习惯性称其为湿气重之故,那人们常说的湿气,究竟从何而来?其实,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已有描述,其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足以说明在秦汉时期便认识到脾胃与湿邪之间的联系,此说为后世医家从脾论治“湿”奠定了理论基础。

  湿邪形成之关键及致病特点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自然界春夏秋冬交替,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变化,产生寒暑燥湿风的不同气候,故湿本为自然界阴阳交感所化生的六气之一,为长夏之主气,有润养万物之功,天地自然界得湿之滋润而能呈现万物蕃秀之景象。可见正常的湿气对万物有益而无害,然而湿气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均可成为侵袭人体的致病邪气——湿邪。

  湿邪又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是指长期居住于湿气重聚之地而致病,内湿又称为湿浊内生,是由于体内各脏腑津液代谢失常,导致水湿痰浊停聚于体内的病理变化,与肺、脾、肾三脏相关,尤与脾关系最为密切。

  脾虚致湿之病机探微

  脾虚气机失调。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气机的升降出入关乎全身气化,气机条畅则津液流通,气机阻滞则津停成湿。脾胃居中宫,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一升一降,升降相因,维持人体气机,气机得通,气血津液自然畅通无阻。脾气虚弱,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气不行则水不行,日久化生水湿。

  脾虚运化不及。《素问· 经脉别论》详细论述了水液代谢过程,即“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主运化,不仅运化输布水谷精微物质至全身各处,还对机体水液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正如《素问·厥论》所云:“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气健运,其运化水湿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水液不至于停滞体内,湿邪等病理产物自无可形成之机。若脾气虚弱,其运化水湿之能不及,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水液代谢障碍,无法正常输布代谢,久则停滞,湿邪渐生矣,故《证治汇补·湿症》篇论曰:“治湿不知理脾,非其治也。”此可谓一语中的,足以彰显调理脾胃在祛除湿邪中的重要地位。

  脾虚温煦失职。脾气虚进一步发展,可逐渐形成脾阳虚之证。此常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寒凉之物,致脾阳虚损,运化及温煦失职而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阳化气,阴成形”,阳气蒸腾气化化为无形之气,发挥其温煦推动之功,保障水液的正常运行,排除体内多余的水液,不致水湿停留。脾阳虚弱,温煦气化功能减弱,水液输布及代谢失常,多余的水湿之邪无阳以化,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发为泄泻、水肿、尿少等症。

  日常养脾祛湿小建议

  注意清淡饮食,减少摄入油腻、肥甘厚味之物,多食谷类、蔬菜类,日常可食用小米粥、茯苓粥等,可适当服用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之类健脾利湿中药;建议适度保暖,远离湿气重聚之地,避免贪凉饮冷,顾护脾胃阳气;加强锻炼,动则生阳,通过合理运动,鼓动身体阳气,助气血流通、津液运行;《内经》指出“思伤脾”,思虑过度直接损伤脾胃之气,应学会调节情绪,做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湿邪致病范畴广泛,清代叶天士亦曰“吾吴湿邪害人最广”,湿为阴邪,其性重浊,其致病常复杂多变,病势缠绵难愈。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赖脾胃而生,脾胃学说创始人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一伤,气机升降失常,气血津液运行,水湿邪气停聚,则百病丛生矣。故从饮食起居、运动保健及精神调摄等各方面谨慎保养脾胃,健运脾胃,可起到良好的祛湿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