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琼: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张远杰 徐敏

  她从教14年,曾多次获县、镇“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先进个人”,优质课和论文多次获国家、市、县级奖项。她就是通山县迎宾路小学教师方琼,一位将全部爱心都倾注在学生身上的辛勤园丁。

  她把学校当成家

  2008年毕业于湖北教育学院的方琼,在从教的14年里当了12年班主任,14年来她把学校当成家。

  李家小学是一个师生人数不足100人的乡村教学点。由于校园偏僻,交通不便,硬件设施薄弱,没有电脑,没有广播,就连吃水都要自己去水井里摇……年轻教师都不愿去,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2016年方琼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兼语文和三、四、五年级的英语教学,那年也是她人生中最煎熬的一年,母亲因胆囊炎疾病隔三差五地住院;公公检查出胃癌住院手术;九十高龄的奶奶需要她照顾.……丈夫不在身边担子全落在她一人身上。她每天奔赴在学校、家、医院的三点一线,忙完学校跑医院,忙完医院跑家里。但她总会挤出时间,给班上的十几个留守儿童做些好吃的,陪他们过生日,教他们唱英文歌……正是这份无私深沉的爱,孩子们才能幸福茁壮地成长。

  她把学生当孩子

  “只有把学生当孩子,才能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方琼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迎宾路小学任教时,有一个叫倪慧的孩子,每天上学总是蓬头垢面,性格很内向,平时从不与老师或同学交流,也从未在她的脸上看到过一丝笑容。方琼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多次找她谈心,可她总是低头不语。后来通过家访了解到原来孩子很小失去了妈妈,爸爸因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由70高龄的爷爷奶奶带大。得知这些情况后,方琼买来盆、毛巾、洗发水等日用品,教孩子怎样洗头,怎样洗澡……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后来倪慧转学,跑到方琼面前说:“老师您就像我的妈妈,我特别想喊您一声妈妈”,方琼顿时泪流满面。

  班上有个叫小俊的男孩每天总是在第一节课快下课的时候,才匆匆地出现在教室门口。为了弄清学生情况,方琼利用周末时间,步行十几里路找到小俊家,了解到小俊爸爸常年在外务工,家中仅有双目失明的奶奶和腿脚不便的妈妈。因节约两块钱的车费,每天天没亮步行十几里路去学校。为了使幼小的孩子有好身体投入学习,她找到一名老中医,带小俊接受中医调理身体。学习上利用休息时间帮小俊“开小灶”。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会惦记着小俊,给他增添营养。在小升初的考试中,小俊获得了全镇第一的好成绩。

  她把爱洒向学生

  “要当一名优秀教师,首先需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过硬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十几年的从教经历使方琼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在课堂上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出错,更鼓励学生创新,这使得她的学生会学、乐学,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

  2010年下学期,方琼在南林中学接手802班班主任工作,这是一个纪律涣散、成绩落后的班级,如何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方琼以讲故事的形式与每个孩子谈心,利用周末家访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在作业本上给孩子们写激励语、写赞美诗等等。一个学期坚持下来,孩子们不仅遵规守纪,奋发进取,当年期末考试各科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方琼的言传身教下,全校出了名的“特殊”学生吴松,在当年期末考试的语文作文以“师爱”为题,惊喜地达到了优秀等级,其他各科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回顾14年所走的教学之路,方琼将爱心都倾注在学校和学生上,教学上迈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坚实脚印,不但受到同行的赞誉,而且深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采访结束时她对笔者说:“为了党的教育事业,我将继续脚踏实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