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翻山越岭的激动和起伏/把爷爷奶奶跋山涉水的艰难/铺成一条平坦宽阔的通村公路/铺成一个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以并联和串联的方式,把十里八村/与亦远亦近的城镇紧紧连在一起/那些穿梭不息的车辆,是湖乡人家/卖鱼卖虾的容易和买东买西的便捷/——通村公路通万家/所有穿村走寨的平坦和宽阔/都是关于向往和希望的一次次纵情穿越”
日前,我在湖北省赤壁市市区搭乘开往神山镇西凉村的31路公交班车探亲归来之后,无限感慨地写下了几行纪实的文字。这样一种直抒胸臆的即兴书写,既是一个游子对于老家发展变化的热情讴歌,也是一个亲历者对于“中国道路中国梦”的由衷赞美。
我的老家——湖北省赤壁市神山镇西凉村6组(细屋徐家边),位于鄂南西凉半岛最北端的两个小山包之间,距赤壁市市区45公里,距神山镇镇区18公里。村口南望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有着湖北省第五大湖泊之誉的西凉湖。由于地理位置的偏僻与山阻水隔的迢遥,使得一代又一代乡人们,总把进一趟县城当成了邻里之间的“奇闻”和“美谈”。记得我在三十岁时秉笔离开老家时,前挑被子后挑书地走了山路走水路,那种山一重水一重的出行艰难,让我对“跋涉”二字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
后来到镇上工作,再后来到县城栖居,每一次回家探亲寻故,都要车来舟往地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因为没有乡村公路直通老家的原因,从县城乘车到镇上之后,还要走上一二里土路赶到镇外的桥堤码头挤乘一天一趟的小机船(载客二十来人的小客船),回一趟老家必得花上前后两天的时间。1994年12月7日,因为“无路可走”的原因,在回乡的“湖上”还发生过一起夺人性命的悲惨“船难”。
那是一个寒风怒号、冰冷刺骨的日子。中午12时左右,载着28名乘客和近千斤货物的小机船驶离了码头。就在小机船载沉载浮地行进到一个叫“牛头山”的广阔水域时,终因严重超载和不堪风浪的颠簸而翻沉在四、五米深的湖水里。在那次船难事件中,一次淹死了6个青壮年和一个小女孩,那是家乡深刻的无奈和永远的心痛。
也就是在那次船难之后,镇政府多方筹资,乡亲们竭力而为,终于在翌年国庆节前后,修通了一条从镇上直达老家的18公里简易乡村公路,接着就有了从镇上开往老家的载客面的(面包车),老家出行条件就慢慢地变得快捷和方便起来,回乡的路程也日渐走出了“危途”之境。
2020年以来,赤壁市大力实施“全域公交一体化建设”,投资3900多万元,对神山镇镇区通往西凉村的18公里乡村公路进行了“截弯取直、拓宽涮黑”和绿化与防排水工程改造,沿线布装了590盏气宇轩昂的太阳能路灯,让老家那条曾经的乡村简易公路,一跃成为了一条路基宽度6.5米、路面宽度5.5米的通镇达县四级公路,成为了邻里乡亲们的“希望之路”和“富民之路”。
今日的老家,每天有9趟18个班(次)的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准点往返于城镇与西凉村之间,全村65岁以上的老人一律免费乘车出行,老家出产的鲜鱼、青虾、中华绒鳌蟹和湘莲等水产品,沿着这条“希望之路”和“富民之路”走向了集镇,走进了县城,甚至走进了武汉和长沙……
从曾经的“出门无路”到今天的“公交出行”——穿梭在赤壁市市区和西凉村之间的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配有GPS、北斗双导航系统和360环视安全系统、双语音报站系统、中央冷暖空调系统,以及智能APP刷卡和支付宝微信支付系统,是当下国内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品牌车型。一辆辆的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已然成为了邻里乡亲们的“通勤车”和“便民车”,让我真切地看到了村人们享受“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幸福与自豪,并有形有影地感受到了一个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