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是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举措,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重要抓手,是充实基层治理力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应有之义。因此,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既是应时之策,也是担当必需。
近年来,咸宁市进一步推进党员干部常态化精准下沉,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核心内容,以“双报到、双报告”制度为抓手,开展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小区(网格)“百日提升”专项行动。党员干部以沉下心来、俯下身来、担下责来的实干精神参与到社区各项自治共治工作中,真正实现了责任层层传递、压力层层传导、任务层层落实,为社区治理解难题,为人民群众谋实惠。但在实际工作中,仍不可避免存在管理虚泛化、内容单一化、参与形式化、保障欠缺化等问题。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应勇书记强调,“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下沉的是工作重心、人员力量、资源要素,提升的是服务意识、能力水平、党群关系。”我们要更加重视基层、更好服务基层,必须要让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沉下去”“实起来”,更大力度推动资源力量向社区倾斜。
变“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坚持党建引领,社区与下沉单位建立合作机制,吸纳下沉单位联络员为社区“大党委”委员,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片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区域化组织体系。组建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工作对接小组,从总体上形成“社区管事、单位管人、协商合作”的机制。下沉前双方加强沟通,取得一致意见;下沉中双方合理分工,由社区提供服务清单、累计时长,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参与服务,分派任务;任务完成后及时总结经验,查漏补缺,确保下次任务顺利开展。
变“组织要求”为“主动担当”。当下基层社区最需要的是创新治理方式,提升居民素质,提高治理能力。下沉单位党支部包保片区党支部,定期参加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参与社区重大事项、重点工作、重要问题讨论。社区要瞄准治理的阶段性重点难点来制定清单,不能将下沉任务仅定位于做清洁卫生、交通维护等简单劳动,而应全面包含宣传党的政策、联系服务群众、参与民主议事、参加志愿服务、维护和谐稳定、处理突发事件诸多方面。通过清单制定,社区与单位找出治理需求与服务供给的精准契合点,做到各类服务资源向基层下沉,消除工作盲区,密织基层治理体系。
变“随机安排”为“制度约束”。社区每月紧密结合全市中心工作制定党支部活动计划,建立“双积分”信息化管理台账,推广咸安区印发《在职党员志愿服务手册》,对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服务情况实行服务纪实和积分制管理的做法,每季度根据党员表现和积分情况,评选出热心公益之星、帮扶互助之星等道德模范。对单位党组织实行单位集体积分累加,年终进行排名通报。把下沉单位的文明单位、党建等先进评选工作和联系村社区工作结合起来,把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工作情况纳入各级党组织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党建考核等评选工作中,并作为个人评先评优、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对报到不积极、履职不到位、作风不实在、群众有意见的下沉党员干部和单位,及时提醒、批评教育、限期整改,视情况进行追责问责。
变“战时应急”为“平时服务”。把抗疫精神财富转化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力量,以推动单位党建与街道社区党建互联互动为重点,以“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吹哨、党员报到”为抓手,推动在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长效化,做到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提高下沉党员防风险、解难题、打硬战的能力,建立一支召之即来、来之即战的队伍。
(作者单位:中共咸宁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