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抓实学生课外劳动教育

  本报讯 通讯员张远杰、袁盛柱、阮美玉报道:“在通山县实验中学、实验小学读书的孙子袁铭杰、孙女袁明慧早上起床后能叠被子、扫地,中午、晚上放学回家见到爷爷奶奶不但能热情叫喊、语言孝老,而且还能帮忙洗菜、切菜。现在学校教师对学生教育得真好啊!。”2月18日,家住在通山县凤池山的学生袁铭杰、袁明慧的爷爷袁知礼高兴地告诉笔者。

  现在有些青少年学生不知父母挣钱的辛勤劳累,放学回家只想看手机、打游戏,过着吃、穿生活无忧的幸福生活。

  为了把全县9万余名学生培养成在家能热爱劳动,在学校能认真学习各科知识,在社会上能懂文明礼貌、知恩图报的“新时代好青少年”,该县教育局结合省、市等有关教育部门规定,健全了以一名副局长亲自抓,各乡(镇)中心学校、各中小学校校长具体抓的领导机构;专题召开了各乡(镇)中心学校辅导员、各中小学校教学副校长会议,学习宣传了上级劳动教育精神;根据各校实际,制订劳动课规划及课程;全县各学校已实施了“中、小学生在家中帮父母洗衣、洗菜、做家务活;进学校能参加生产劳动,挖地、种菜;出校园到种、养殖专业个体户学习及邻县研学营地进行开展劳动教育。”

  该局去年9月开展校外劳动教育活动以来,有很多学生回家都能帮父母洗衣、洗碗、扫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了。该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共计组织安排了城区学校1.2万名学生,分别去赤壁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崇阳浪口当代研学基地及咸宁萝卜小镇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通山县教育局负责人告诉笔者:“我县学生在家做家务劳动,走出校园参加邻县研学实践,使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了他们对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为培养祖国未来有用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