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阳生 数九天寒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养生
文晓芳主治医师咸宁麻塘中医医院病区主任

  一、冬至节气的由来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这一天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所以漂泊在外的人在冬至这天都要回家过冬节,进行祭祖、家庭聚餐等活动。古时有“冬至阳生”之说,即从冬至这天开始,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

  二、冬至节气的气候特点

  我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前后,气温还不是最低,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后。“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后白昼时间日渐增长,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冬至这天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而南方大部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东北大地千里冰封,琼装玉琢;黄淮地区常常是银装素裹;江南地区冬作物仍继续生长;而冬至这天华南沿海的平均气温通常在10℃以上。所以每当冬至日到来的时候,民间都会吃一些热量比较高的食物,并且准备好过冬的物品,预防寒潮来袭。

  三、冬至节气的养生

  起居养生。在起居方面,与大雪时节一样也要遵循早睡晚起、防寒保暖的做法,因为真正的寒冬是在冬至之后。尤其防寒保暖要做好,头、脚、身体暖暖的,气血才会顺畅,才可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

  饮食养生。在饮食方面,同样也可遵循大雪时节的食补和药补原则进行适当的进补。从中医五运六气角度解读今年冬天燥邪偏盛,冬季来临得比较慢,结合今年咸宁的天气情况来看,也验证了这一特点,自11月7日立冬以来,咸宁的近2月降雨极少,有雨也是短暂的零星小雨,而且温度一直较高,白天平均温度达到16度,最高有22度,夜间平均温度在5度。早晚温差大,导致最近流感人群有所增加,此次流感以干咳、咽喉疼痛为特点,也说明和燥邪相关。所以在饮食养生方面还应适当吃些滋润的食物,比如梨子、橙子、银耳、百合等,不宜过食辛辣燥热、肥甘厚腻的食物。另外冬至时节可以常食坚果,因为坚果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矿物质、纤维素等,并含有大量具有抗皱纹功效的维生素E,因此对防老抗癌都有显著帮助;坚果还有御寒作用,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当然吃坚果也要适量,并且应因人而异。

  运动养生。寒冷天气易患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适宜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但不宜在早晚运动,尽量在白天温度高的时候运动,但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活动,如户外散步、慢跑、游泳、滑冰、太极拳等,既能帮助在秋冬季节养护心肺,增加抵抗力,也能消除冬季烦闷、调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