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放假回家,周末简单的晚饭过后,我和家人总喜欢去附近的雁塔广场散散步。
入冬后,天黑得越来越早,出门散步也开始有凉风包裹。街灯亮起,天晴时,暖黄的街灯和落日余晖在墨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相称,沿着河边走,波光粼粼的水面就像天空的画板,倒映着五彩斑斓。不远处就看到雁塔桥上的灯。桥是今年新修建起来的,古色古香的雕栏画栋,贩卖冰糖葫芦的大婶,嬉笑的小孩,来来往往散步的人们在桥上行走,颇有影视剧中繁华京城里上演的画面感。
沿着河边一直走,再往前就是雁塔了。夜幕暗下来的时候,塔身黄灿灿的灯光就亮了。雁塔塔身高45米,塔刹高7米,总高52米,走近需要抬头仰望它。整个塔共七层八面,飘逸的飞檐悬挂着铜铃,风一吹就听见清脆的铃音,不觉吵闹,只觉静心。
雁塔,又名文峰塔。始建于唐代,通城古八景之一,谓之“雁塔穿云”。据同治《通城县志》载:“昔有僧满大于水口星华寺侧募建石塔五层,高五丈,嗣周湘重修,市民周以胜造石佛镇之”。此塔平地突起,雄伟峻美。明训导刘宏有诗纪胜云:“玉笋嶙峋插太空,光芒直射五云中。登顶四顾浑无际,人在蓬莱第几宫?”1966年,古塔拆毁无存。新的雁塔广场于2017年5月正式施工,雁塔也在那个时候被重新修建。
塔周围是空旷的广场平地,一群群阿姨穿着统一的服装,在广场上跳舞。这一块是现代舞,那一块是交谊舞,自信的阿姨们和认真的叔叔们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舞台上,此刻的他们显得十分耀眼。每次看到他们的精神面貌,我就深深的感觉到,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大家都在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状态。
路过广场会看到一些爱国教育和礼义廉耻教育的宣传语镌刻在雕像上,设计十分巧妙,一些小孩子被雕像吸引过去,用稚嫩的声音念着上面的字,有些字还认不全,大人就在一旁耐心的教,显得其乐融融十分温馨。
天彻底黑了,我家晚饭吃得早,等到走一圈后,散步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小县城熟人多,走着走着总会遇到一些许久未见的叔叔阿姨,和爸妈亲切的寒暄,见我在一旁,也会热情的问一问我的近况。待他们走远后,爸妈就会开始讲这位叔叔或者阿姨和我小时候的故事。
走过雁塔,再路过九眼桥,转一圈就结束了傍晚的散步。无论来雁塔散步多少次,我都感觉十分新鲜,水天一色,波光倒影,桥与船,古塔与游人,像一幅幅画卷,赋予了闲暇时光最自然的装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