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2日 星期
阅读的力量
——《偷书贼》读后感
记者 朱亚平

  《偷书贼》是澳大利亚小说作家马克斯·苏萨克的作品之一,这是一个文字喂养人类灵魂的故事。本书用死神作为第一人称,讲述了“偷书贼”莉赛尔的故事。

  1939年的德国,9岁小女孩莉赛尔和弟弟在战乱中被迫送到寄养家庭。莉赛尔是个孤苦的孩子,父亲被打上了共产主义者的烙印,被纳粹带走了,母亲随后也失踪了,弟弟不幸死在旅途中。莉赛尔在弟弟冷清的丧礼后,得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一本书:《掘墓人手册》。

  莉赛尔所寄养的家庭不怎么宽裕,但有一个很和善的妈妈,有一个教她读书认字教她关怀与爱的爸爸。在寄养家庭里,养父为了让她安眠,于是为她朗诵手册内容,并开始教她识字。从此,文字的世界向这个小女孩敞开了大门。

  在弹奏手风琴的养父的帮助下,尽管生活艰苦,莉赛尔却发现了一个比食物更难以抗拒的东西——书。她忍不住开始偷书。莉赛尔,被死神称为“偷书贼”的可怜女孩。

  在那个连生存都成为难题的战乱年代,阅读让莉赛尔熬过了现实的苦难,也不可思议地救赎了周围同样承受苦难的人们。她用文字安抚了恐慌,给了人们生活的力量和勇气。

  莉赛尔的阅读旅程中,文字的力量和想要用文字表述的渴望在她小小的身体里从此生根,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文字是这个世界对我们最好的馈赠,它不仅能治愈人心,更能拯救灵魂。而书的存在就是为了记录一些事,影响一些人,我们面对的,就是那些被影响的人和被倾诉的故事。

  阅读让我在冷硬的世界里,看到温暖的心灵散发出的魅力;阅读是继承和发散我们人性中美好那一面,并因此让人们相信爱和善的力量;阅读,让人们得以愿意进入一个值得品味值得期待的未来。

  《偷书贼》不仅带给我们在物欲横流世界中坚持阅读的信心和力量,更能引发许多思考和感受。它所承载的精神世界是美丽而丰盛的,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2017年5月12日 星期

第05版:书香咸宁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