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0日 星期
清心读书韵味长
记者 李娉

  大学同学元元,美女一枚,当年在学校就酷爱读书,从诗歌辞赋到散文小说,再到纪实传记,她都喜欢阅读。原以为十几年过去,遭受柴米油盐酱醋茶浸染之后,她多少会被生活消磨,可前两年重新联系上之后察觉,她依旧是手不离书。微信问她如何能做到,她回复:“见素抱朴,不忘初心,清心读书韵味长。”

  在很年轻的时候,我也自诩为爱读书之人。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在阅读,且有随手抄写笔记的习惯,兴之所至,还在本子上临摹书页插图,或者搜集合适的树叶、花瓣点缀其间。碰见特别贴合心境的语句,会一遍遍抄写、背诵,感叹作者为什么能如此精准地写出自己的心声……

  可惜,随着年岁渐长,我更多地阅读短篇,还需是故事节奏明快、情节很吸引人的那种。大部头的图书几乎不敢碰,即便买回家,也只是任其静静地躺在书柜里。或者看了几页之后,被这样那样的生活琐事冲散,断断续续翻看,直至了无兴致。

  在这个日益喧嚣浮躁的时代,静心读书于我而言,竟然变成了“挑战”,这是为什么?再三反思发现,最重要的缘由是自己失去了“清心读书韵味长”的耐心和情致。

  除了正常使用电脑办公,我花太多时间在翻看朋友圈、自媒体文章上,兜兜转转,看似忙忙碌碌,又收获了些什么?委实说不出来。

  如何回归沉稳,做一个纯粹的“读书人”?我决定向元元请教,而元元说,读书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习惯,一旦养成,终身受益。她告诉我,为了督促自己读书,在微信上参加了一个21天读书营活动:交30元保证金,坚持每天读书、抄笔记,并在群内打卡签到。“真的想要读书,总有办法、也总是会有时间的。”

2017年3月10日 星期

第05版:书香咸宁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