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1日 星期
标题导航

特殊教育的爱
■袁丽明

常听同事们说,我们学校的前身是聋哑学校,学生是清一色的听障儿童,课堂是寂静无声的。后来不断发展,学校除听障学生以外,还招收多动症、孤独症、唐氏综合征、智力障碍等各类适龄残障儿童。校园由格外安静变得格外热闹。

学生的好奇心强,自控力差,破坏力大。能把水龙头弄断,能把窗户上笔直的钢筋条弄弯,能把厚厚的门板弄得东一个坑西一个洞的,能把鞋子塞进厕所的下水道里堵得恶臭横溢……对于正常孩子来说,这些行为要算恶作剧。可特殊儿童有很多举动是无意识的,他不知道不能做,也不觉得这样好玩,他们像研究外来生物一样对待生活中遇到的物事,眼眸里总闪动着不轻易被常人看懂的神采。

每个家庭都希望孩子是健健康康的。从某个角度来说,每当我们学校多一名学生,背后就多了一个牵挂的家庭,甚至,对于有些家庭来说是多了一份沉重的负担。所以,我的同事们与其他学校的老师不太一样,不敢有“桃李满天下”的愿望,只惟愿天下孩子都是健康的,都能快快乐乐地进入普校学习生活。或许,对于普校的教师来说,看着自己培养的孩

子取得优异成绩、步入高等学府是最高兴的事;而对于特校来说,孩子们能够自食其力、能有尊严地立足于社会,就是非常美好的向往了。老教师们常告诉我们这些新来的年轻人:与这些孩子同行是积德行善,要凭良心,没有充足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爱与责任的火炬,在每一位教师手里传递,在每一位教师心里燃烧。

我们学校是寄宿制的,一个月放假一次。孩子在校期间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全都由老师操心照顾。多数孩子天热了不知道减衣,天冷了不知道加衣,需要老师叮嘱。老师们除了教书育人这项主职之外,还有很多角色都跟妈妈的性质差不多,平时需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状态。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时候,要及时劝导化解;孩子不高兴的时候,要及时安慰;孩子做错事了,要及时纠正。尽管孩子们前行的脚步很慢,可老师不催不恼,不急不躁,用无限的慈爱和包容伴随着孩子们同行。

有时候,孩子会调皮的把小脸蛋凑到老师跟前,与老师的脸挨在一起,表达他们的信赖和欢喜。他们虽然不言不语,但是表达爱的方式,

没有因为身体自闭而阻碍。这是爱的回声,也是一个个稚童心底最清澈最纯真的爱,在闪耀!

还记得有个孩子刚来学校的时候还不会洗澡,与他相依为命的奶奶是靠捡垃圾维持生计的。因为洗澡少的原因,他全身黑黢黢的,散发着酸臭味,其他小伙伴都不愿跟他玩。孩子的班主任看着眼前这个与自己孩子差不多大的学生,心疼地带到宿舍去洗得干干净净的,并为他穿上自己孩子的衣服。在班主任的悉心照顾下,孩子像变了个人一样。虽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母爱不由自主地在全身蔓延、涌动。对于同事来说,照顾这个孩子虽是一名教师的本职,但更是一个母亲的本能。在每一位同事身上,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虽然不能像普校那样常为社会输送大批栋梁之材,但是,因为孩子的特殊性,特校的老师在学生身上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精力,对学生的爱也不会比自家孩子少。他们默默在特教领域躬耕,不计较得失,不在意鲜花与掌声,只愿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让学生收获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存本领,为家庭减负。家长舒心的笑容,就是最好的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