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2016年农历丙申年,民间俗称“猴年”。
猴年说说和“猴”有关的地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荆楚大地上有猴的地名在十二生肖中屈指可数,是“限量版” 。但是,只要你走到咸宁市城区中心,看到一座绿意盎然、连绵起伏的青山,无论你问到一个大人或小孩,这座山叫什么名字,大都会告诉你,这座山叫“猴山”。
大家都知道,咸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风景秀丽,其土壤资源、动物资源、植物资源、矿物资源、水资源等尤为丰富。特别是陆生野生动物共有30目460余种,金钱豹、金猫等珍稀动物目前仍偶见于我市九宫山和黄龙山。上世纪50年代,曾有人在我市发现过华南虎。
至于咸宁是否有过猴子,虽然没有看到文字的记载,但流传于民间的猴地名、猴故事在咸宁各县市比比皆是。如在咸宁城区这座妇孺皆知的“猴山” ,就是民间传开的。咸宁“猴山”, 是城区中心的一座城市绿洲,山上四季如春、花果飘香、树木参天、郁郁葱葱,有苍松翠柏、香樟、银杏、樱花、杜鹃、丹桂、金橘等珍稀名贵花木达几百种。然而这座美丽的“猴山”,五十年多前被当地居民称为“癞痢山”。
据温泉当地老人说,猴山上以前也是树木很多,丛林密布,野生动物常有出没,猴子也应出现过。直至抗日战争时期,咸宁被日军占领,日本人为掠夺我国资源,大势砍伐猴山上的古树古木,导致猴山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上世纪50年代末,全国大炼钢铁,猴山上的树木又被砍伐了不少,以致猴山上的树木稀稀拉拉,十分荒凉,因此人们才称它为“癞痢山”。1965年咸宁地区成立,历届政府机构非常重视绿化,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植树造林,现“猴山”上树木葱茏,鸟语花香,景色宜人。山顶还修建了一座三层的亭阁,登上亭阁的顶层,放眼环视,整个温泉中心城区尽收眼底。约上世纪70年代后期 ,有关部门在山上建造了一个较大的圆形猴园,猴园里有假山、秋千、水池等,并且养了一大群猴子,免费供市民参观。每逢节假日,山上人山人海,挤满了游玩和看猴子的人群。因当时这座山没有名字,山上也只有猴子这一种动物,人们就把这座山叫作“猴山”。“猴山”也就一举而成名。
1997年,为更好地开发猴山,经温泉办事处主导,在猴山上修建了香吾山公园,公园采取“集体搭台,个体唱戏,谁投资谁受益”的优惠政策,鼓励组民上山创业,为了吸取外来资金,公园管理处又出台了“外来客商公园投资兴业,与本组组民一视同仁,坦诚相待”的政策。先后又有四川、河南、福建等地区的投资商进驻了公园,引资1000多万元,新增大型游览项目10多项,公园曾一度非常红火。去年,一位名叫辛蕾的在温泉长大的80后女孩,在媒体上发表了用画笔手绘猴山景物的图画,希望为自己和他人留住曾经的美好,引起了本地网友热议。
2月29日 《香城都市报》发表了一篇《香吾山的春天在哪里?》的文章,文中介绍说,由于这几年因资金和管理的原因,公园出现了设施老化和游客冷落的现象。为此,我们期待咸宁这座猴山重振雄风,建成具有咸宁特色的花果山,让“大圣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