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7日 星期
撒却世间尘
程应峰(温泉)

  父亲终归熬不过病痛,说走就走了。

  他走的那天晚上,也就是2015年12月20日傍晚,他曾住院的一家医院给我打来了回访电话,询问父亲的情况。我说还好啊,我刚才给他去了电话,从电话里听得出,他的精神头蛮不错的。但我不知道,这是父亲生命中燃起的最后一道光亮,那道光亮照过来,让我心头“格登”兴奋了一下,但很快便熄灭了。父亲终究没有熬过下半夜,看来有心回访的这家医院,是事先有所预知的。

  父亲的离去,算不上噩耗,我们兄弟几个共同的看法是,于他来说,这是一种解脱,他从病痛中走出来了,他不是走了,而是到天国享福去了。我为此撰写了如下悼联:“悼亡灵此去匆匆撒却世间尘,念慈父平生谆谆教导犹在耳。”

  “厚养薄葬”是我们发自内心要奉行的准则,也是父亲认可的观念。父亲走了,我们依然是按照他生前的意愿,将他的后事当成“白喜事”来办。

  只是,办完父亲的后事,回到自己的小家天地里,我顿生一份无以言说的失落感。父亲再也不会打来电话了,再也听不见父亲娓娓的叙述和爽朗的笑声了,再也不能有烦扰就对父亲倾诉了,再也不能围坐在父亲身边,聊聊天、看看电视了……父亲在时,我一直是有父亲的儿子;父亲不在了,我变成了失去了父亲的父亲。这一刻,我似乎更确切地明白了父亲的涵义所在。这一刻的感觉,也让我有了一番入脑入心的顿悟:原来,有牵挂,有惦念,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人生幸福啊!

  父亲的一生,平凡要强,分明是一个不断地与命运抗争,不断地同生活博杀的过程。可以肯定地说,他平凡却丰富的一生,是我惨淡的笔力所不能企及的。

  父亲有着勤劳俭朴的秉性,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总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很早就起床,为生计忙活,也为我们兄弟几个能上学读书而奔波劳顿。父亲生性耿直,耿直的性情让他在人生路上一而再地跌倒又爬起。但父亲又是坚韧的,他从来不会向命低头,而是不懈不怠地同命抗争。他曾说:“一个人若是低了头,就意味着没有希望了。”病中的父亲,就算在最后的日子里,也总是试图努力地将头颅昂起。

  父亲极有悟性,他的一些想法很有见地,是很受人重视的。我们上学的时候,他告诫我们的三句话是“一身体,二学习,三团结”;我们参加工作后,他告诫我们的三句话是“一身体,二工作,三团结”,他说的话简短好记,却很管用。父亲临终前几天还说过:“不求今世荣和贵,但愿儿孙个个贤。”父亲的坦荡由此可见一斑。

  父亲是慈爱的,又是严厉的,他自己只读过几年私塾,一辈子套在体力活里,却以执着的、无声的爱,力尽所能送我们上学读书,为我们兄弟几个铺垫出一条阳光之路,他的爱厚重如山,深邃如海,他的精神力量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之中。

  “生如春花之灿烂,逝如秋叶之静美”,父亲走了,走得宁静、沉默、安详。冬雨稀声,流云无语,撒却世间尘埃的父亲,风风雨雨一辈子的父亲,收敛了生命中最后的光亮,再也不需要为世事劳神费力了。他带走了自己孱弱的肉体,也在我们心中刻下了久远的记忆和念想。

2016年3月7日 星期

第13版:花海泉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