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实验小学215班家长 李娟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作为咸宁市实验小学学生家长,在陪伴女儿若溪成长的过程中,我始终坚信:唯有家校同心、彼此赋能,方能为孩子的成长铺就坚实的基石。多年来,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时光里,我不断摸索、反思,积累了一些育儿经验。现将这些感悟分享出来,期待能与更多家长交流探讨,共同在家校共育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一、用心陪伴,为孩子点亮成长明灯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则是孩子人生的启蒙导师。我们的言行举止,如同无声的教科书,在不经意间塑造着孩子的性格与价值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陪伴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真正的陪伴,不是简单的时间堆砌,而是心灵的深度交融。当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遭遇挫折时,我们要成为他们坚实的后盾,给予鼓励与引导;当孩子取得进步时,我们要与他们一同分享喜悦,为他们的成长喝彩。在父母温暖的陪伴下,孩子能够真切感受到家庭的关爱,从而获得充足的安全感,自信地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二、精心培育,助力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合理的时间规划,是孩子学业进步的基石。女儿一年级时,老师们借助小程序布置阅读、练字、数学口算、运动等打卡任务。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提升了口算能力,增强了身体素质,更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帮助孩子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我也格外重视引导孩子科学规划时间。每天放学回家,我会先与孩子沟通作业内容,随后鼓励她独立完成作业。周末更是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关键时期,周五放学后,我会和孩子一起制定作业计划,监督她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让学习变得更加系统高效。作业完成后,我会依照老师的要求仔细检查,及时发现知识漏洞并加以弥补。经过长期的坚持,孩子逐渐适应了学习节奏,如今已能自主制定学习计划,不仅按时完成学校作业,还会主动寻找课外学习资源,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些变化让我倍感欣慰。
三、鼓励赏识,激发孩子内在潜能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身上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作为家长,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多给予鼓励与肯定,避免过度批评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在女儿的数学口算练习中,我曾发现她面对难题时总是退缩,习惯依赖答案。为了帮助她克服这一问题,我先陪她复习课本知识,耐心讲解解题方法,之后逐步引导她独立思考。每当她有一点进步,我都会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在我的不断鼓励下,女儿终于能够自信地攻克那些曾经让她望而却步的难题,这种成长的喜悦让我深刻体会到鼓励的力量。
四、以德育人,塑造孩子美好品格
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孩子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的优良品德,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个品德高尚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喜爱,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五、家校协作,共筑孩子成长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与学校保持密切沟通,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我们要尊重老师的专业建议,与学校携手制定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案。
记得女儿一年级上学期期末,在班级红花榜上排名第二,可到了下学期期末,名次却跌出了前十。这个变化引起了我的重视,我立即与班主任熊老师取得联系。通过深入交流,我们发现孩子劳动积极性不足,影响了综合评分。我深知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它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身体,更是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回家后,我和女儿进行了坦诚的交流,耐心倾听她的想法,鼓励她积极参与劳动。新学期开始,女儿有了明显的改变,她不仅在学校主动承担劳动任务,还会自觉帮忙分担家务,这种积极的转变让我看到了家校共育的显著成效。
孩子的成长是一场温暖的旅程,需要家庭与学校携手同行。让我们以爱为舟,以智慧为桨,在家校共育的道路上,陪伴孩子驶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