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的坚守
——记赤壁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饶爱华
本报记者 陈希子 通讯员 刘焕发

  赤壁市第二实验小学高级教师饶爱华,从事教学工作33年来,始终不忘教育初心,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在三尺讲台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耕耘。

  情系讲台,提升教学

  饶爱华1991年毕业后,就到赤壁市新店镇望夫山村小、新店镇小学、赵李桥镇雷家桥村小、赤马港镇周画岭村小默默耕耘了16年。2007年,他考入赤壁市第二实验小学任教至今。

  热爱三尺讲台的饶爱华,平日注重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她认真倾听名师的课堂教学,认真探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的学习培训和课题研究,积极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训练学生会读、会说、能写。”在课堂上,饶爱华积极引导学生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兼任语文教研组长多年,饶爱华先后被评为赤壁市教学先进、赤壁市优秀班主任、赤壁市师德先进个人。她认真撰写教育论文,多次获评湖北省一等奖、咸宁市一等奖,并有论文发表在山西省核心刊物《新课程》上。在“三峡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辅导一等奖,获湖北省中小学书画教育成果展评辅导银奖,参加教育部的国培学习并获得“优秀学员”称号,所参加的咸宁市的课题研究也顺利结题。

  作为教研组长,饶爱华积极带头主讲示范课。参加青蓝师徒结对,用心辅导年轻教师,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

  例如,在教学教研上,饶爱华积极参与学校课题研讨;在组里,她主动带头主讲公开课。例如,她发挥多年语文教研组长的经验优势,给六年级的语文教师就如何批改作文作评讲示范。

  作为邱晖名师工作室成员,饶爱华积极参加学校和教联体活动,认真指导青年教师蔡添、吴芬、夏雨晴的教育教学,辅导的夏雨晴老师2024年10月份获得赤壁市语文优质课赛二等奖。

  在饶爱华的带动下,官塘驿镇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培优工作进展明显。她勤恳的工作态度获得了支教学校的一致好评。

  家校联手,共育新苗

  从教33年,饶爱华坚持和孩子零距离沟通交流,知悉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在自信中成长。

  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饶爱华会走进每个孩子的家中,和家长面对面交流,纾解家长的焦虑,给家长带来孩子成长的喜悦。

  为拓宽育人渠道,在德育工作中,饶爱华重视各种活动的开展,坚持多元育人。带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走进赤壁市消防援助中心,开展消防演练教育,清明节带学生去羊楼洞革命烈士陵园祭扫,接受革命教育。

  此外,饶爱华还注重发挥家委会的作用,每学期开学和期末精心布置教室,用心给孩子们挑选开学季礼物,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关怀。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为加强孩子们的传统文化教育,饶爱华和家长们用心准备好箬叶、糯米、红枣,在教室里手把手教孩子们学包粽子,并品尝热气腾腾的粽子,给孩子们讲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2020年疫情时期,饶爱华带六年级毕业班语文,兼任语文教研组长。在人力缺乏的关键时期,她担起了六年级9个班的语文网课教学任务,晚上备课,白天给9个班共计600多名学生上网课,就这样坚持了四个多月,一直到孩子们毕业。

  当时班上有个叫小源的孩子,父母离异,父亲在外打工因为疫情无法回家,家中只有一个年迈的奶奶。要上网课,孩子却没有智能手机,饶爱华多次打电话请孩子的父亲想办法,辗转送回了一部手机。

  可是,小源又迷上了手机游戏,经常日夜颠倒。饶爱华和孩子的父亲多次给孩子打电话谈心,鼓励孩子坚持上好网课,直至孩子毕业。

  “老师,真的谢谢您当时拉了我一把,不然我学业肯定荒废掉了。”小源毕业后,依旧记得自己的“饶老师”,逢年过节都会给她发来问候短信,让饶爱华内心暖暖的。

  勤勉尽责,砥砺前行

  与其他工作相比,教学工作比较特殊,它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更是要塑造学生美丽的灵魂,这就要求教师的工作非常细致,不能轻率了事。

  2024年9月,作为赤壁市教联体骨干教师,饶爱华又再次申请到赤壁市官塘驿镇小学支教,一来就接手毕业班。

  坚持早晨天蒙蒙亮就到班,整理教室,带学生晨读;中午在教室陪伴需安全管理的学生午休……饶爱华几乎全年无休,从开学第一天起,她就利用下午课前20分钟指导学生练字;晚上批改完当天的作业,直至夜色降临才离校。

  为了顺利展开工作,饶爱华利用中午和下午放学后的时间上门家访了16个学生,用电话和微信家访了20个学生家长,关心留守和离异家庭孩子小夏、小河、小海,细心呵护丧亲女孩莹莹、婷婷。她还对班级26个女生开展青春期心理辅导,教她们学会保护自己。

  此外,饶爱华积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利用黑板报展示学生日常生活掠影;大课间陪伴学生跳绳、跑操;让学生上台展示自我,树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

  在繁忙充实的工作中,饶爱华一直保持勤勉的态度;在日常静好的生活中,她一直保持平和的心态。她在自己的教育随笔中写道:我希望自己能够做一颗落花生。因为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是从不肆意炫耀,而将果实深埋土中;它不择地势而生,与蓬草为伴;它不去修饰包装自己,即使开了淡黄的花儿,也只是羞涩地把花埋入土中,成为了累累果实。它是那么朴素、可敬、温柔、可亲。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在这三尺讲台上,饶爱华一路坚守,用行动诠释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