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行为 拥抱高效课堂

  湖北科技学院 李芳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教学内容的核心不再是复杂的基础知识,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新的课标更加强调课堂上进行交流和互动,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地评价。这要求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创造与学生互动的机会,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精心规划时间,高效开展课堂教学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文化教育活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少不了教师对时间的精心规划。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引人入胜的学习起点,提升整体学习的动机和效果。但课堂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教师新知讲授的时间就越少,进而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能真正有意识地对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那么短暂而又宝贵的课堂时间就会被高效地利用。对于导入时间较短的教师来说,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培养自己合理规划导入时间的能力,还要向有经验的教师虚心请教学习。这样才能发挥课堂导入的积极作用,为开展新知教学埋好伏笔。对于课堂导入时间较长的教师来说,应该适时压缩导入时间,避免导入时间过长学生沉浸其中无法进行新知学习情况的发生。

  根据课程内容,合理选择呈示方式

  语言呈示要准确规范。教师语言呈示行为几乎贯穿了教学的始终,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运用得当,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呈示还是较接近口语的,但又不同于生活中的语言,总体上要符合普通话的要求。教师语速不宜过快,否则学生听不清楚教师表达的内容,也没有时间去理解所学的知识。在词语表达上力求准确、严谨、简洁,尤其体现在教师对定义的解释、结论的总结方面;教师用语言进行授课时,一定要逻辑清晰,讲明内容。优秀的语言表达有利于学生快速领会知识、有效学习知识,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以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板书呈示应清晰明了。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板书行为,理解板书意义。从前面的观察中研究者了解到,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重视板书,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把问题讲透彻,板书差点也没有问题。所以,是否要板书,怎么板书基本上取决于教师对板书的态度。第二,应有技巧性地板书,比如布局与结构,字体的大与小等。良好的板书布局能够将抽象死板的知识具体生动起来,有利于学生地理解和消化。被教师在黑板上呈示出来的知识,字体上通常没有什么变化,但为了突出强调某个关键字或关键词的时候,教师会有意识地把字体放大,以达到引起学生注意从而提醒学生的目的。

  声像呈示需恰当有效。在使用声像资料时,教师应该考虑到:第一,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声像资料。比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PPT背景的要求不同,低年级的学生理解不了过于严肃沉闷的东西,而高年级的学生则不接受幼稚花哨的背景,由此可知声像资料不是教师随心所欲地去呈现,是否要呈现、如何呈现,都需要教师多角度考量。第二,教师应比较板书与声像资料间哪种呈现方式更能有效促进教学内容。比如教师用语言去描述较抽象或在生活中很难再现的东西时,借助多媒体教学,就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解。

  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实施因材施教

  教师应该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将课本知识生活化,让复杂问题与真实的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起来,并且在生活情境设置上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高效有序地开展。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使学生有一颗探索知识的好奇心,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水平,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探究问题。

  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师应该接纳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对不同学生提出的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在承认差异中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时,教师应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学生的问题;面对个性鲜明的学生,教师应关心班级每个孩子的成长,并协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置合理的目标、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此外,教师在此基础上,应给学生的学习安排、目标设置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及时地反思,以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准确清晰的判断,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反思的好习惯,还能让他们对学习形成深刻的认识。

  转变评价方式,实现多元化评价

  课堂评价是教师交流目标,收集、阐释和使用学习证据的过程。

  教师应转变评价方式,实现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好坏”不是单靠成绩来评价的,道德思想、学习态度、思维水平、交流合作等也应作为评价的标准。此外,多元评价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它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评价和成绩评价,还包括自评、互评与组内评价等,让多元化的评价落实到课堂中。

  教师应关注形成性评价,把握学生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也就是过程性评价,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进行的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与小学生核心素养所提倡的理念也相符。“教师可以使用档案袋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行为表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交流合作的能力、实践创新的能力等。”此外,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用发现的眼光看待学生,进行鼓励赏识教育,真正落实好评价的激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