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自理 展技能 悦成长
——我市特殊教育学生生活技能展示侧记

  图/文 本报记者 夏正锋 陈希子 通讯员 吴莹

  2024年12月26日,我市举办2024年咸宁市特殊教育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暨教师论文评比活动,活动由市教育局主办,咸安区教育局和咸宁市特殊学校承办。各校参加生活技能展示的师生代表 ,参加学术论文交流的老师,各县(市、区)特殊教育教研员,咸宁市各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参加活动。

  本次比赛根据学生年龄阶段和实际动手能力,以班级为单位设置不同难度的比赛项目。1至3年级主要进行穿衣服、洗手、收拾书包、打扫卫生(合作)、垃圾分类(合作)等自我整理与收纳项目;4至6年级进行切水果、叠衣服、剪纸、种花(合作)、整理床铺(合作)等简单家务劳动项目。

  整场活动以抽签决定学校展示顺序。各校各年级段中评选出得分最高的一名学生颁发“生活技能小明星”荣誉,各校颁发集体奖。评委需要评出每名学生单项完成分和学校单项集体分(取平均分),最后以累计得分高低决定名次。展示时间为每校15至20分钟。

  学术论文评比主题为“培智学生生活技能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和策略”。各校经过校内初评后,选送3篇论文参与集中评选。集中评选由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参与举行,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并举行论文现场交流。

  “加油,加油……”比赛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个个精神饱满,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现场气氛紧张热烈,虽然他们的动作略显笨拙,但是却充满了努力和坚持,同时,一旁辅助的教师有条不紊耐心指导,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现场主持人向观众介绍每个参赛学生的进步之处,大家都对本次比赛充满热情与信心。

  据悉,咸宁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1990年,34年来,学校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一步步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我市最大的特殊教育学校,成为残障儿童学习、生活、康复、职教的乐园。

  孤独症学生慢慢开始配合老师;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开始懂得礼貌待人;还有学生以自信勇敢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表演节目,彰显着新时代特教学生的阳光风采……这一幕幕令人欣喜的感人场面,是我市特殊教育教学成果的有力诠释。

  一批又一批人民教师忠于这份特殊的教育事业,始终扎根在我市教育教学一线,思想端正,因材施教。他们每天与特殊儿童相伴,用爱、用温暖的眼神和话语,还有关心和呵护,全心全意地投射到孩子们身上。

  “我们始终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实现自我价值。”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我市特殊教育学生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准,检验了学生掌握新技能的现实情况。下一步,将继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和展示机会,为特殊儿童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教学指导,助力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