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校园冲突
本报记者 陈希子

  在校园生活中,学生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冲突。如何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对于维护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当发生矛盾时,青少年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被情绪左右。不能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急于批评指责某一方,以免加剧矛盾。同时,要及时介入,防止矛盾进一步升级。可以用平和的语气让对方先停止争吵或冲突,比如和对方说“同学,先冷静一下,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接下来,双方要耐心倾听对方的陈述,了解矛盾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各自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可预留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要打断他们对方。同时,要注意观察彼此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以从中获取更多信息,化解矛盾。

  作为第三方,在处理冲突时,学校老师首先要厘清事件的起因、经过,一定不能听一家之言。在听双方陈述事实的同时,还要多方调查了解,调查对象可以是教师或者学生,一定要多分析、多了解,再做结论。

  处理学生冲突时,要实事求是,切不能因为自己的主观臆断判断对错,偏袒其中一方,更不能根据自己对学生的平时表现下结论。同时,不能用高压政策让学生被迫接受,而是要让学生心服口服,否则只能让矛盾加深。

  矛盾解决后,校方不能就此放手,而是要跟进关注学生的后续表现,巩固处理效果。观察他们在后续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还有矛盾发生,以及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否有所改进。

  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在受到欺侮,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的极端情况时,要记住事发地点、施暴人数及明显体貌特征。主动、及时地和老师、家长、公安人员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保护和帮助。受到欺侮后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