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元一赤壁学校
上好开学思政教育第一课
本报记者 朱亚平 通讯员 余先德

  9月1日,华师元一赤壁学校迎来了咸宁各县市、武汉、洪湖和全国各地回乡就读的1078位新同学,来自全国各地的79位新教师。

  当天,该校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艺术高中全体师生4200人齐聚一堂,隆重举行2024年秋季开学典礼。

  校党委书记徐洪波动情地说,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中国奥运选手很好地诠释了青年强则国强。11岁的滑板运动员郑好好、17岁的跳水运动员全红婵、18岁的射击运动员黄雨婷、20岁的游泳运动员潘展乐、21岁的网球运动员郑钦文等,这些年龄与同学们相仿的中国青少年,活跃在奥运赛场上,展示了我国青少年的风采。郑钦文说,比赛打得很艰难,但看到看台上的国旗和那一抹中国红,为国家还能再打三个小时。这一刻,胜利属于中国青年,中国青年以全新的面貌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这些都是全体师生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动力。

  同样是奋勇前行,同样是赢得荣光。去年,华师元一赤壁学校行稳致远,秉承“养正砺志、素养强基、多元发展、人人出彩”的办学理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高考成绩实现了一本率48%、本科率87%;中考成绩,750分以上7人,鄂南高中上线28人,赤壁一中上线83人,普高率100%;小考成绩,小学部各年级成绩排名均是赤壁市第一;高中部获得了咸宁市诗词大赛第一名;初中部全市阅读大赛、省科创大赛、实验操作、体育中考均获全市第一;小学部在全市足球比赛、体适能比赛、团体操比赛、管弦乐比赛、合唱比赛、课外阅读比赛、计算能力比赛中均荣获第一;科技创新独占鳌头,在省市级各项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265人次先后荣获一、二等奖,获奖总数在全省遥遥领先,占赤壁市获奖总数的83%。

  “奥运健儿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挑战人类身体和心理的极限,追求更好、更高的成绩和荣誉,显示出中国青年‘于高山之巅,见大河奔涌’的气魄。对于我们所有的同学们而言,我们也在参加一场比赛,一场关于成长的比赛。站在新学期的起点上,我们也要像奥运健儿一样,拿出勇攀高峰的勇气和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我们的赛场上大放异彩。”徐洪波说。

  如何做到勇攀高峰?怎样实现大放异彩?

  “小学部的同学们要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徐洪波给出了答案。

  首先,小学部的同学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作息、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勤于思考,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注重身体锻炼和兴趣培养,学校有很好的师资和设施条件,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各类社团活动,在锻炼中增强体质,在兴趣中陶冶情操。

  然后,要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在学校里,老师,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也是孩子的朋友和亲人;同学,更是成长道路上的亲密伙伴。同学们要尊重每一位老师、关爱每一位同学,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

  “初中部的同学们要勇于担当,全面发展。”徐洪波给出了方法。

  初中部的同学要像奥运健儿一样,设定自己的目标。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才能够给学生一往无前、一苇以航的坚毅与勇气。

  勇于挑战,突破极限。在追求知识的征途中,不畏艰难,不惧失败,坚持不懈地努力,突破认知的边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学习与生活。

  珍惜友谊、珍惜青春。初中时期的友谊是最纯真、最宝贵的。希望学生们能够珍惜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共同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留下美好的记忆。

  “高中部的同学们要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徐洪波给出了方向。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志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在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可能会有迷惘的时候,可能会在挫折中迷失自我,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正所谓“没有方向的船,任何风都是逆风”。只有志向坚定,才能磨炼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心境。

  策马扬鞭须有道,方法得当路自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注重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的锻炼。高考不仅考察知识更考察能力和素养。因此,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加强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高考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因此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不惧挑战、勇往直前,以立足高山之巅、俯瞰星辰大海的气魄,成为“胸有沟壑万千、心有繁花似锦”的追梦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