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五色?——中医五行理论(五)
孙大芳 咸宁麻塘中医医院主治医师

  五色是指青、赤、黄、白、黑5种颜色。中医五色理论是五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中医的理论体系,还在实际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养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五色理论用于疾病的诊断

  指导望诊 中医的望色,又称“色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皮肤(尤其是面部皮肤)的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色诊依据五色与五脏的配属关系,即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通过观察面部肌肤、络脉、眼目及舌的颜色变化,推断内脏疾病。这种方法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如《难经》所言:“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色诊不仅可以推断病位所在,还能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以及病因和病性。《灵枢·五色》云:“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现在五色主病的规律是:白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黄色主脾虚、湿证;赤色主热证、戴阳证;青色主寒证、疼痛、气滞、瘀血、惊风;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淤、疼痛。

  推断病情演变 五色理论用于推断病情的轻重,判断疾病的预后。在中医临床中,以“主色”和“客色”的变化,以五行的生克关系为基础,来推测病情的顺逆。“主色”是指五脏的本色,“客色”是指应时之色。“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色诊和脉诊相结合时,《医宗金鉴·四诊心法》:“青弦赤洪,黄缓白浮,黑沉乃平。已见其色,不得其脉,得克则死,得生则生。”除此,还要依据色的荣润含蓄和晦暗枯槁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的主要依据。《望诊遵经》说:“倘色夭不泽,虽相生亦难调治;色泽不夭,虽相克亦可治疗。”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患者的面部色泽也会随着病情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清代医家汪宏的“望色十法”,即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分别用于判断疾病的表、里、阴、阳、虚、实、新、久、轻、重。因此,通过观察病人面部色泽的动态变化,可以推测疾病的发展变化和转归。

  二、五色理论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

  指导用药 中医依据药物的天然色泽与性味归经,将药物与五脏相对应。即:青色多入肝,赤色多入心,黄色多入脾,白色多入肺,黑色多入肾。临床用药时部分中药也是以此为依据而用之,如朱砂色赤入心经,以镇心安神;石膏色白入肺经,以清肺热;白术色黄入脾经,以补益脾气;熟地色黑入肾经,以滋养肾阴。

  用于指导饮食养生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食物的颜色同样与五脏紧密相关。合理搭配五色食物,是饮食养生的基础。肝色为青色,所以青绿色食品多补肝,有利于稳定心情和减轻紧张情绪,相应的食物如青菜、菠菜等。心色为赤色,红色的食物养心入血,能促进血液循环,相应的食物如山楂、西红柿、红苹果、胡萝卜等。脾色为黄色,所以黄色的食品多补脾,相应的食物如土豆、黄小米、玉米等黄色食品。肺色是白色,白色的食品有补肺作用,相应的食物如白果、百合等。肾色是黑色,所以黑色的食品有益肾抗衰老作用,相应的食物如黑米、黑豆、海藻、黑芝麻和荞麦面等。

  辅助疗法 现代医学中的颜色疗法,与中医五色理论不谋而合。通过调整环境色彩,如使用红色激发气虚阳虚者的活力,蓝色或绿色镇静阴虚者情绪,或利用红色、黄色促进血液循环,均体现了色彩对人体生理心理的积极影响。这种疗法不仅限于医院环境,也可应用于日常生活与工作学习中,以改善环境氛围,提升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