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家门口养老”品牌
我市首辆移动助浴车亮相赤壁
本报记者 黄柱 通讯员 魏颖 吴嵘

  5月17日,一辆流动助浴车驶入赤壁市蒲圻街道陆水社区车站路1号。91岁的居民刘三元接到社区通知后,一早就过来等候。在进行完信息登记、测量血压、理发、修面等程序后,在助浴师的帮助下,她进入车内接受助浴服务。

  20多分钟后,刘三元一身清爽地从车里出来,高兴地说:“洗了一次舒服的澡,真是太感谢了。”

  这是赤壁市民政局首次发起的老年人助浴关爱服务项目,也是咸宁市首创。采取流动助浴车集中助浴与上门助浴相结合的方式,为该市745名助老服务对象免费提供专业化服务,重点保障分散供养人员、低保对象及高龄、空巢、独居、孤寡老人等特殊老年群体。

  此次活动由赤壁市民政局主办,赤壁市曙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提出,支持社区助浴点、流动助浴车、入户助浴等多种业态发展,培育一批专业化、连锁化助浴机构。为此,赤壁市民政局积极发起该项目,由赤壁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曙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具体实施,配备一台助浴车在全市开展流动助浴服务。”赤壁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吴嵘说。

  活动现场,赤壁市曙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程一琴向小区居民介绍了助浴车的设施:“折叠升降板,送人上去很方便,里面有更衣室和助浴室,车内安装了空调;助浴室的浴缸水温可自由调节,浴缸侧面的小门可以打开,人直接走进去不用担心抬腿摔跤,有效保障了老年人的安全。”现场观看的居民不住纷纷称赞。

  据悉,为做好此次流动助浴活动,此前,在赤壁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曙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还专门举办了居家上门服务助浴师培训,培训围绕“远程预评估、实地再评估、助浴前准备、助浴中规范、助浴后清理”五方面流程,重点对身体状况、居家环境等内容进行评估,并结合老年人和残疾人士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移动助浴车助浴或分体浴缸助浴,提供个性化、规范化的助浴服务。

  同时,曙光社工中心采取“护理员+助浴师+医护人员”的方式,在提供助浴服务的同时,可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及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士提供助洁、助护、助医、助餐等多样化的居家服务,擦亮“移动式养老院”赤壁品牌,帮助老年人实现“家门口”的养老。

  下一步,该助浴服务还将走市场化道路,对有需求的老年人送上贴心的家门口助浴服务。赤壁市民政局将以本次助浴关爱活动为契机,聚焦助浴、助餐、助急等老年人急需的居家上门服务,探索创新更多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