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豆腐羹
本报记者 朱亚平

  每到寒尽觉春来,荠菜豆腐羹这道时令菜便深受欢迎。“宁吃荠菜鲜,不吃白菜馅”。小时候,每到春天,我都会随着小伙伴,挎着小篮子,一起去地里挖荠菜。春阳和暖,春风习习,麦苗儿绿油油的,荠菜也在麦地里绿油油成长着。那时候,挖回来的荠菜,一般是做馅儿,做馒头或者包水饺都很美味。

  苏东坡也喜欢吃荠菜,也喜欢亲自采摘、烹调,有人把荠菜羹又称作“东坡羹”,可见,东坡的烹调手艺还是极好的。民间就有“三月三,荠菜胜灵丹”的民谚。《本草纲目》说荠菜有利脾、养肝明目、补五脏的功效。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等,都可服食荠菜羹调养。

  宋代姜夔曾写《扬州慢》:“荠麦弥望。”顺着历史的缝隙,弥望的不仅仅是姜夔。折子戏《五家坡》描述的是相府千金王宝钏,抛彩选婿,随薛平贵迁居郊外“五家坡”,靠吃荠菜等野菜苦度过18个春秋。可见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知道荠菜的美味之处。

  挑出最嫩的荠菜搭配软滑的嫩豆腐,洗干净备用。把荠菜焯水十秒,捞出过凉水。从凉水中捞出荠菜,攥干水分,切成末。豆腐切成丁焯水捞出过凉水。锅中加清水,放入豆腐丁,大火烧开,改中火慢炖五分钟,加入胡萝卜丁,加入盐、胡椒粉和鸡精调味。

  一道营养健康的荠菜豆腐羹上桌了。荠菜豆腐羹主打一个一清(青)二白,新鲜、好吃,这个春天,不妨学学古人,走向田野,自己采摘、烹调,学做一道荠菜豆腐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