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医疗保障局深入推进智慧医保建设,聚焦群众关注度高、涉及范围广的医保服务需求,扎实推进医保码全流程应用、医保移动支付、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等便民场景应用,为广大参保群众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高效的医保服务,以优质服务回应群众的期盼。
电子处方
就医购药更便利
“真的太方便了,这下我就可以直接在家附近的药店取药了。”3月6日,参保职工朱女士在咸宁麻塘中医医院开出电子处方后,成功通过湖北省医保电子处方中心线上流转至主城区一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实现在医院看病开方、药店快速取药、医保即时结算。
去年,全市医保定点医药机构正式接入省医保平台的电子处方中心,实现我市医保外配处方从“传统纸质”走向“数字化”。
同时,电子处方流转依托医保码进行实名认证,医疗机构处方信息与药店药品销售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处方流转全程可溯源,可精确管理开方机构、开方医师、审方药师及流转药品信息,有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为医保基金监管提供信息化支撑,为保障医保基金安全添砖加瓦。
目前,我市已开通咸宁市中心医院、咸宁市中医医院、咸宁麻塘中医医院等电子处方流转应用的医疗机构104家,开通湖北高济明联医药商场连锁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咸宁有限公司、咸宁麦德信药房有限公司等电子处方流转应用的定点零售药店622家。
此外,参保患者已在全市103家定点药店使用了电子处方购药,累计使用电子处方409张。
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将全面推进门诊统筹、门诊慢特病、双通道药品结算范围的定点医药机构接入医保电子处方中心,确保医保电子处方的使用全流程可追溯,为我市参保人员提供医保购药线上线下全覆盖服务。
“刷脸”支付
迎“面”而来“码”上结
“往那一站,不用做任何动作,一分钟不到就拿到了挂号单,真方便。”2月28日上午,章先生因急性咽喉炎到咸安区温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算柜台挂号配药,没想到,不用拿出手机、不用刷医保卡,只需面对柜台前的一个刷脸设备屏幕,短短几秒钟就完成了医保支付。
记者发现,不光章先生,还有几名患者也在医院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通过刷脸完成了医保结算。
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民中已经申领到医保码的患者在就诊时,无需携带身份证、社保卡等实体卡,也无需掏出手机出示医保码,刷脸即可完成门诊看病开药、住院、出院费用结算等医保相关业务,尤其对于老年人或者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患者,刷脸享受医保服务,着实让看病方便了许多。
除了医院,市医疗保障局也为药店都配备了刷脸设备。但不少市民对药店的刷脸支付存在疑虑,“刷脸就能扣医保?”“费用是从我的医保卡扣还是从微信、支付宝扣呢?”
面对疑问,湖北高济明联医药商场工作人员耐心解答。“不用担心,跟您平时使用医保卡购药是一样的。”在工作人员的不断解释下,主动要求刷脸支付医保的顾客也越来越多。
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是按照国家医保局相关管理规范,对医保参保人的人脸信息进行采集的。相关数据全部通过医保业务专网传输,与国家医保局信息平台交互完成身份认证。“刷脸”服务采用“人脸识别+实名+实人”安全核验技术,能够有效保证个人信息和医保基金安全,相比传统的刷卡或手机支付结算方式,具有更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机”智服务
自助便民不打烊
“上次买完药账户里好像没钱了,这个月也不知道上没上账,这会儿刚好有空,在这里查一下。”3月7日,市民之家一楼C区自助服务区,市民朱女士在等待办理银行业务的时间,使用大厅内的医保自助服务一体机查看自己的医疗账户收支明细。
为改善群众就医服务体验,市医疗保障局在市民之家、街道办事处、农行网点投用了医保自助服务一体机。参保人可使用医保码或身份证通过医保自助服务一体机查询异地就医备案、医保缴费消费、医保个账收支、医保经办机构、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医保待遇政策等各类信息,还可提供参保凭证和权益清单打印业务,支持异地就医业务备案、家庭共济账户管理等业务自助办理。
“医保自助服务一体机的上线,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窗口的人流量,有效地提升了参保人办事的便利度和满意度。”医保窗口工作人员说,与传统的服务模式相比,医保自助服务机实现了“窗口式、面对面”传统服务向“自动化、智能化”自助服务的转变。
在减轻窗口业务压力的同时,也有效地缓解了以往“窗口排队久、人工办理慢”的问题,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限,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
目前,市直已投入使用自助服务终端4台、嘉鱼县已投入使用10台、赤壁市已投入使用4台、崇阳县已投入使用2台。
“我们还推行‘首席服务员’制度,遇到行动不便、无家属陪伴的老人等服务对象,按照谁接待、谁负责的原则,跟踪协助办理各项医保业务手续,确保患者或家属一次办结相关业务。”市民之家医保窗口“首席服务员”黄昱华说,他们通过选配理论素养高、责任心强、协调能力优、业务水平精的专业人员担任“首席服务员”,打破行政职级,赋予“最专业的人最高效的审批权”,以最大限度压缩审批过程中层层汇报请示、逐级领导签发等传统流程,实现审批效率的最优化,让患者“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真正把时间还给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