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是中医药本草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其全面总结了明代以前中药学的成就,被誉为中国16世纪的“百科全书”。它收载的1892种药物中,可食用的就有 300余种。这些植物,经过加工,制成食物以代粮充饥,起到既可果腹、又可疗疾的作用。
1、嫩芽类:一些药物的嫩芽可以食用,例如,槐,《本草纲目》记载:“初生嫩芽可煠熟,水淘过食,亦可作饮代茶”,“采槐子种畦中,采苗食之亦良”。楮,《本草纲目》记载:“食其嫩芽,以当菜茹”。杜仲,“初生嫩叶可食,谓之檰芽”。冬青,“其嫩芽炸熟,水浸去苦味,淘洗,五味调之可食”。柳,“其嫩芽可作饮汤”。枸杞,“春生苗,叶如石榴叶而软薄堪食,俗呼为甜菜。作羹茹微苦。待苗生,剪为蔬食”。皂荚,《本草纲目》记载:“其初生嫩芽,以为蔬茹,更益人”。
2、嫩叶类:一些中药的嫩叶也可食用,例如,合欢,“(绿叶)嫩时煠熟水淘,亦可食”。枳,“嫩叶煎汤代茶,去风”。桂,“其叶甚香,可用作饮尤佳”。五加,“春月于旧枝上抽,山人采为蔬茹”。白杨,“嫩叶亦可救荒,老叶可作酒曲料”。山茶,“其叶类茗,又可作饮,故得茶名。山茶嫩叶煠熟水淘可食,亦可蒸晒作饮”。《本草纲目》记载: “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汁煎代茗,能止消渴”。木槿,“嫩叶可茹,作饮代茶”。 古人不仅做茶饮,还将根皮或叶子用来酿酒,有活血通络、助长药效之功。五加,《本草纲目》记载:“煮根茎酿酒饮,益人。造酒之方:用五加根皮洗净,去骨、茎、叶,亦可以水煎汁,和麹酿米酒成,时时饮之。亦可煮酒饮。”
3、花类:以花类供食用的品种有5种,均被《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分别为松 (松花粉) 、槐(槐花) 、楮(楮实子) 、枸杞、棕榈。例如,松,《本草纲目》记载其松脂、松叶、松花、根白皮可食。松花“亦可酿酒。花上黄粉,山人及时拂取,作汤点之甚佳。今人收黄和白沙糖印为饼膏,充果饼食之”,“根白皮,辟谷不饥”。楮(楮实子) ,“雄者,歉年人采花食之。雌者,结实如杨梅,半熟时水澡去子,蜜煎作果食”。
4、果实及种子类:《本草纲目》木部中,以果实及种子类供食用的达十余种。例如,蕤核(蕤仁),“丛生有刺,实如耳珰,紫赤可食”。酸枣,“山枣树如棘,其子如生枣,其核如骨,其肉酸滑好食,山人以当果”。梧桐,“子肥可食。五六月结子,人收炒食,味如菱、芡”。无患子,“壳中有仁如榛子仁,亦辛,可炒食”。竹,“江东乃有花而无实,顷来斑斑有实,状如小麦,可为饭食。竹实大如鸡子,竹叶层层包裹,味甘胜蜜,食之令人心膈清凉,生深竹林 茂盛蒙密处”。
虽然这些植物可以当食物使用,但也是有所讲究的。李时珍认为,一是饮食应因人而异,不同体质饮食注意要有侧重。桑,《本草纲目》记载:“孩子不得与桑葚,令儿心寒”。茯苓,“仙家虽有服食之法,亦当因人而用焉”。榆,“榆皮、榆叶,性皆滑利下降,气盛而壅者宜之;若胃寒而虚者,久服渗利,恐泄真气”;二是对药食同源药用植物的用法用量有具体要求,并对采摘时间、生长习性也有明确记载。芜荑,“可少食之,过多发热,为辛故也。秋月食之,尤宜人”。桑,“桑叶可常服,以四月桑茂盛时采叶。又十月霜后三分,二分已落,一分在者,名神仙叶, 即采取,与前叶同阴干捣末,丸散任服,或煎水代茶饮之”;三是重视药食搭配,他认为在服药期间,食物的选择要知其所宜、知其所忌。避免生冷、黏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椿樗,“椿芽多食动风,熏十二经脉、五脏六腑,令人神昏血气微。若和猪肉、热面频食则中满,盖壅经络也”。榆,“初生荚仁,以作糜羹,令人多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