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医院儿科专家呼吁:
高效有序应对呼吸道疾病感染
本报记者 李嘉

  当前,我国进入冬春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特别是婴幼儿患者呼吸道疾病频发,就诊人数占呼吸道疾病感染人群的大部分。如何高效有序应对呼吸道疾病感染?12月5日,记者对市中心医院儿科专家赵红玲进行了采访。

  各种感染叠加 就诊患者增多

  “从今年8-9月份到现在,儿童呼吸道疾病就诊人数一直处于高峰阶段,门诊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3倍。”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赵红玲介绍,从今年3月份持续至今,该院儿科全力投入呼吸道疾病救治,节假日无休,确保就诊患者得到有效诊治。

  “从目前来看,来我院就诊的呼吸道疾病感染患者主要为各种病原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肺炎,如支原体、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以及少见的偏肺病毒。”赵红玲表示,引起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发的原因,可能与季节交替气候变化及自身免疫相关,也可能与个人、家庭、社会对疫情防控重视不足有关,“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结束,人们把口罩摘掉以后,就少了一道对呼吸道疾病防控的重要屏障。”

  赵红玲介绍,今年秋季以来,前往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儿科就诊人数持续增加,周一、周六、周日就诊人数达到高峰,该院急诊科、儿科全力应对。

  对此,赵红玲呼吁,要为医生减负,把医生还给临床,减少占用医生治病救人的时间。广大患者可以到基层医院就诊的不必前往大医院,病症可以在一级、二级或者是三级医院处理的不要盲目地前往武汉,避免来回折腾,费时又费力。

  平稳有序就诊 积极高效应对

  如何应对并有效防控呼吸道疾病感染?

  赵红玲表示:“呼吸道疾病感染防控和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是相同的。一方面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另一方面,医院需要加大防控力度,做好充足的人员、物资保障,门诊、急诊增加人员,延长工作时间。”

  赵红玲特别强调,各位家长对呼吸道疾病要有一定的了解,不要盲目就医,到了医院之后,要听从医院安排,做到有序就诊,避免吵闹、插队、抢占床位等行为发生。

  患者有问题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听信谣言,盲目用药或输液,避免给后期治疗造成不良影响。一旦有出现高热,体温大于38.5℃,精神差,咳嗽频繁,不能进食,或出现腹泻、皮疹、抽搐等症状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做好必要的化验检测。

  “目前,医院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患者中重症的比较多,如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尤其是1岁以下的患儿,病情变化快,重症病人多,一定要及时就诊。”赵红玲提醒,患者及家长不要盲目相信“土方子”“迷信”,不要听信谣言,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期。

  赵红玲介绍,近期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患者各个年龄段都有,其中学龄前患者居多,年龄越小越容易感染。患者感染以后住院治疗时间在两周左右,出院之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高反状态,比如咳嗽,所以要谨遵医嘱,及时复诊。

  “病毒会有新的变种株,原来的病原体还会组合成新的病原体,所以感染过后还是有可能会感染。”赵红玲说。

  正确对待疾病 积极配合治疗

  赵红玲表示,除了流感可以提前服药预防以外,其他类型的呼吸道疾病感染没有提前预防的药物。奥司他韦可以预防流感,但仅对流感有效。

  她建议,广大市民在做好个人卫生防护的同时,家里可以适当储备一些药物,但是要注意药物的有效期,拆封以后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不要随意服用支原体肺炎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或副作用。

  家长要及时监测孩子的体温,关注孩子的咳嗽症状、精神状况、进食情况,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和负担,特别是在生病期间,不要强迫孩子上学,避免给孩子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平时多关注权威平台发布的医学常识和信息,配合医生正确地对待疾病,有问题及时就医。家长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相信孩子能治愈出院。

  住院患者出院以后,要谨遵医嘱,不能因为病情好转就不重视,该服用的药物还是要继续按时按量服用,需要复查的要按时进行。有多胎孩子的家庭,要注意相互之间做好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