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养五脏
——读“经典”谈中医五色养生
余功龙

副主任医师咸宁麻塘中医医院病区主任

  五色是指青、赤、黄、白、黑5种颜色,中医五色理论最早源于《黄帝内经》,是五行学说的组成部分。五行学说是以金、木、水、火、土5种物质的抽象特性来归纳各种事物。《素问·五脏生成篇》说五色、五味与五脏相合的关系是:白色、辛味与肺相合;赤色、苦味与心相合;青色、酸味与肝相合;黄色、甘味与脾相合;黑色、咸味与肾相合。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南方色赤,入通于心……中央色黄,入通于脾……西方色白,入通于肺……北方色黑,入通于肾……”用于指导饮食养生食物的颜色与五脏相互对应,搭配合理,是饮食养生的基础。不同色泽的药食,同时对相应脏腑起着疗养的作用:不同色泽的药食按照五行归属,青入肝、赤入心、黄入脾、白入肺、黑入肾。

  青色养肝。绿色食物与肝经相关,具有清热解毒、养肝明目、平肝潜阳的作用。相应食物有绿色蔬菜,水果等。中医认为绿豆益肝,清热、降脂、排毒、调治脾胃克化之功能,为食中佳品,济世长,每日饮用相当于给胃肠做排毒SPA,常见绿色食物——菠菜(最养肝的菜)、西兰花、黄瓜、丝瓜、芹菜、韭菜、青辣椒、茼蒿、荠菜、油菜、四季豆、豆角、空心菜、木耳菜、绿苋菜、萝卜茵、青菜、苦瓜(最去心火,能分泌胰岛素)、猕猴桃、青苹果、青桔子、青葡萄、青枣等。

  红色养心。红色食物与心经相关,具有活血、补血、祛寒、促进血液循环,振奋心情、抗疲劳、延衰老等作用。相应食物有红色瓜果蔬菜。红豆,李时珍赞为心之谷,中医认为红豆补血、养心、利尿、化瘀、增进心脏活动、抗疲劳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红豆中三萜皂苷、铁,能保护心脑血管,抗血管老化,常见红色食物——红薯、胡萝卜、红辣椒、红枣、樱桃、荔枝、柿子、西瓜、车厘子、石榴、番茄、山楂、草莓、山楂、红苹果、红桃子等。

  白色润肺。白色食物与肺经相关,具有养阴润肺、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等作用。中医认为白芸豆润肺补气、滋阴、肺主皮毛,久食白芸豆润肺滑肤,温中散寒。此外白芸豆丰富的维C,可增强抵抗力,常见白色食品——冬瓜、梨、白萝卜、银耳、藕、百合、茭白、莲藕、米面、豆腐、花菜、竹笋、淮山、地瓜、白果等。

  黄色益脾胃。黄色食物与脾经相关,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利尿祛湿、润肠等功效。黄豆,有植物肉、绿色乳牛的美誉。中医认为黄豆健脾,益气、增进食物的消化、促进营养的吸收;此外黄豆富含丰富的卵磷脂,久食可提高记忆力,常见黄色食物有土豆、黄小米、玉米、香蕉、蛋黄、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韭黄、黄椒、黄豆芽、黄花菜、柚子、枇杷、橙子、哈密瓜、黄苹果等。

  黑色补肾。黑色食物与肾经相关,具有补肾益精、养血充髓、活血软坚等作用,还可以保护身心,令人沉着自信。黑豆,为"肾之谷",《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黑豆益精补髓,强壮精力。男性久食可预防前列腺老化,女性多食能保养卵巢"。黑豆中蛋白含量相当丰富,18种氨基酸和19种油酸,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常见黑色食物有黑米、黑芝麻、黑木耳、核桃(不是黑色,但是是补肾的食物)、紫菜、海带(也是润肺食物)、海藻、桑葚、黑葡萄、乌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