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补肾 清热利湿
——读“经典”谈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治疗
牛志尊

副主任医师 硕士 咸宁麻塘中医医院病区主任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类风湿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类风湿在治疗过程中,不规律的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也增加了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

  根据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为“尪痹”、“骨痿”范畴,骨痿是类风湿病情进展中并发的疾病之一。《灵枢·根结》记载:“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合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素问·痿论》中又对“痿证”的临床病因病机及“取阳明”治法做了详细分析论述。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尪痹”范畴。外邪侵袭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条件,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足为主导因素。李东垣《脾胃论》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亏虚是类风湿的重要病因病机。尪痹起病以正虚为本,外感为标,脾胃功能失调,不能运化水湿,导致痰浊内阻,“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生于痰”,日久则痰瘀互结,痹阻于筋骨关节肌肉而发为本病。此外,尪痹发病还与肝肾有关。风寒湿三气杂至,乘虚深袭入肾。肾藏精,主骨生髓,肾虚精无所藏,邪气乘虚内侵,阻滞气血正常运行,筋骨、关节闭塞不通。肝藏血,与肾乙癸同源,肾精肾气亏损,水不涵木,筋骨失于荣养,出现筋挛骨松,日久则关节肿大变形,活动不利,终至痿废失用。

  人体四肢及一身之肌肉均为脾所主,均依赖于脾运化之气血濡养。《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记载:“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享水谷气……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灵枢·决气》曰:“谷入气满,淖泽于骨……骨属屈伸,不利……”。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为脾虚。骨的生长发育受到后天脾胃运化的之水谷精微影响,临床中运用补益脾气法治疗骨质疏松症,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

  “治痿独取阳明”,此处“独取”非“只取”、“单取”之意,而是“主取”,乃治疗之大法,而非定法。对此,马莳曾注解到:“今曰独取阳明,又必兼取所受病之经……调节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和其逆顺……泻则顺取,则病已矣”。“独取阳明”是治疗方向,而非固定的治疗法则。《素问·痿论》云:“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可以肯定,阳明在骨痿的发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足痿不用”的根本原因在于“阳明虚”,导致“宗筋纵,带脉不引”,不能“束骨而利机关”,从而无以正常维系筋骨关节功能。脾胃位于中焦,为多气多血之经,“持中央,运四旁”,化生精、血、津液,濡养脏腑、四肢百骸。脾胃虚弱,运化无权,筋骨失于水谷精微濡养,则肌瘦骨削而痿废。骨痿的形成除与脾胃关系密切外,还与肝、肾、心、肺有关。肝主筋、肾主骨、心主血脉、肺主皮毛,若肝、肾、心、肺精气亏耗,筋骨肌肉失于濡养,则弛纵痿软。而脾为后天之本,心、肝、肺、肾之精气充盈皆依赖于脾运化转输之水谷精微,脾气健运,则其它四脏方能精气充盈,筋脉肌肉方得充养,而不致痿。类风湿关节炎与骨质疏松虽先后而发,但其病因病机皆因脾虚失运,痰瘀、湿热痹阻经络,或脾失健运,肝、肾、心、肺精气不得充盈,筋脉肌肉失养而发,故可通过“治病求本”的中医思想进行辨证论治。此外,“治痿独取阳明”还包括清胃火,祛湿热,调理脾胃。尪痹患者外感风寒湿邪,久郁化热,或长期嗜食辛辣肥甘之物,湿热内生,或脾胃虚弱,津液失去正常敷布,停而成饮,久则水肿、痰饮阻滞经脉,筋骨肌肉失于气血津液濡养,则终至形体消瘦而痿废不用。故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更应注意清利湿热。另外,应充分考虑湿邪缠绵难愈的致病特点,临床治疗中需注意在补益脾胃的基础上,辅以清热利湿,以助脾胃之运化功能。脾胃功能正常,则湿邪得祛,热邪得清,气血调畅,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养,则痿证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