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穿行赤壁市乡村,有一道让人难忘的风景,那就是当地百姓过上幸福生活那甜甜的笑容。追根溯源,因水而甜。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谋划近十年,历经689个日日夜夜建设,赤壁长江取水工程已于去年底竣工。
这两天,赤壁市车埠镇传来好消息,该镇已实现并网供水,5.2万名村民喝上了优质的长江水。
水质不稳停水频繁
打开新安装的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出……3月22日,记者在赤壁市车埠镇车埠社区看见,一条条崭新的水管通往每家每户。
“水清了,饭香了,日子更甜了。”村民熊玉兰做午饭用上长江水,她笑着对记者说,党的政策真的好,让全镇群众告别了“喝水难”和“泥巴水”的年代,真是“苦尽甘来”。
没有通长江水之前,车埠镇的饮用水源来自车埠燎原水库,由于水源不足、管道占线长、水压不够,村民家中经常会出现断水的情况。
看天吃水,给居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去年夏天,车埠镇遭遇严重干旱,由于水库水源不足,村民吃水一度成了难题。
车埠镇芙蓉村的村民们也曾饱尝缺水之苦。村民汪易学对过去的“吃水难”可谓刻骨铭心。他家的院子一隅仍放置着一辆装有塑料水箱的三轮车,他告诉记者,以前到了旱季,一家七八口人全靠这辆“水车”拖水。
“以前长时间停水,都是政府消防车送水过来,我们饮用。至于洗澡、洗衣服,那些水都不够。”汪易学说,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大水缸用来蓄水。
车埠镇水利站站长谢幼明告诉记者,以前镇里经常停水,停水后水管末端放出来的水浑浊不达标,只有经过沉淀一天半天后才逐渐清亮。
“村民反映水质差,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供需不平衡,用水量过大,燎原水厂输送出来的水,供应不上。”谢幼明介绍,车埠镇约有5.2万名村民,以前他们的生活用水,是通过燎原水库取水,再经镇水厂处理后供水到居民。平常年份,尚能保障村民日常生活用水,但遇到干旱年份,就会面临缺水问题。
供水改造刻不容缓
为解决村民饮水难的问题,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让赤壁人喝上优质长江水,从2010年6月开始,赤壁市委、市政府开始谋划赤壁长江取水项目。
该项目历经提议、论证、招商、再论证、启动申报、立项审批、取水许可审批等环节,深入谋划近十年。
2020年12月28日,赤壁长江取水工程正式动工建设,总投资6.24亿元。施工方历时689天建设,克服了疫情防控、超高水位施工、持续高温干旱等不利因素,推动项目于2022年11月19日顺利竣工。
“竣工后,我们立马对接赤壁市水务集团,迅速对经过镇区的输水管道进行铺装到户。”车埠镇人大副主席宋铁城介绍,去年,赤壁长江取水工程正式动工建设,主管网经枫桥村、芙蓉村、勤俭村、车埠村、黄土村、马坡村、官田村6个村。其中,铺设供水管网10公里、建设1座加压泵站。在配合赤壁长江取水工程建设的同时,车埠镇对以上几个村的自来水管网进行提档升级,更新改造管网近20公里。
据了解,工程建设的监管机制也提档升级,由市、镇(街道)、村三级、赤壁市水务集团以及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管,为工程的建设上了一道更专业的“保险”。
“项目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开展,这让工程的工期和质量等方面更有保障。”宋铁城表示,在多方共同参与、全过程监管下,车埠镇只用半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镇内管网工程的建设,实现了质量保障、工期压缩和成本节约的目标。
由于供水主干管经过的区域地势高低不平,为了保障优质供水,赤壁市水务集团在新建供水主干管、加压泵站的同时,将采用智慧标准泵房建设,切实解决供水“最后一公里”的水质安全问题。
目前,已成功为车埠镇、余家桥乡供应优质长江水。
村民喝上优质水源
“肉眼可见的清澈呀!口感非常好,很清甜。”
“小孩子也可以放心饮用!”
“水压很足,看,轻轻一扭,就有这么大的水出来。”
……
采访中,村民纷纷开心地向记者分享用水体验,并热情地展示厨房、洗手间等水龙头的出水情况。
长江水,水质好,水量足,车埠镇村民从此告别了吃水用水难题。村民们说,能够喝上甘甜的长江水是他们的梦想。
“这是期盼已久的事,父辈们常说,什么时候能用长江水。因为毕竟小湖泊跟大江大河没法比。饮用长江水,对人的健康会有很大的好处。”村民汪金阶说。
据了解,赤壁长江取水工程统一采用了一体式净化技术设计,将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等净化工艺组合在一个设备内完成,具有占地少、安装方便等优点。并引入现代高科技膜法技术,每个供水点除蓄水池外,加建了净化设施,超滤膜能够去除水体中的细菌、致病原生物及藻类等污染物,不仅水质好,水量水压也稳定。还采用了斜板稳流、复合滤料、自动排泥、自动反洗等先进工艺,实现了“雨天水不浊、天旱不缺水”,确保村民饮水安全。
车埠镇党委书记罗宁霞说,为提高村民的用水服务质量,车埠镇还开通了农村供水服务与监督热线,村民遇到供水管网破损、水表损坏、供水异常等问题时,皆可拨打热线电话,水厂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前来维修与养护,确保为村民及时解决用水问题。
村里村民用水问题得到解决,镇区2个工业园用水也得到了保障,发展产业也有了底气。
喝着“放心水”,幸福奔小康。今年,枫桥村开发200亩苎麻产业发展基地,芙蓉村致富带头人汪金阶带领村民稻虾养殖,马坡村村民王凤种植30亩草莓大棚,他们将写下因水奔富路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