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中药系列的第十八期为大家带来的是补阴药:百合、玉竹、黄精、枸杞子、桑葚、黑芝麻、铁皮石斛等中药。
本类药物药性大多味甘、性寒凉、质润,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之功,兼能清热,主治阴虚津亏证。本类药物大多甘寒滋腻,故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满便溏者不宜用。
一、百合: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
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劳嗽咳血;用于热病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
【炮制】秋季采挖,洗净,剥取鳞叶,置沸水中略烫,干燥。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心、肺经。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二、玉竹: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
用于阴虚肺燥的干咳少痰,热病伤津,烦热口渴及内热消渴等。此外用于阴虚外感。
【炮制】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切厚片或段,生用。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用法与用量】6-12g。
三、黄精: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
用于脾胃虚弱的体倦乏力,食欲不振;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及肺肾阴虚的劳嗽久咳;用于肾虚精亏的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
【炮制】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切厚片,生用,或照酒炖法、酒蒸法制用。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用法用量】9-15g。
四、枸杞子:
本品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
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肾虚遗精,头晕目眩,视力减退,内障目昏,消渴等。
【炮制】夏、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热风烘干,除去果梗,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果梗。生用。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肾经。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用法用量】6-12g。
五、桑椹:
本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果穗。
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遗精,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炮制】4-6月果实变红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生用。
【性味与归经】甘、酸,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用法用量】9-15g。
六、黑芝麻:
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山东、河南、湖北、四川。
用于肝肾精血不足的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本品富含油脂,能润肠通便,可用于精亏血虚之肠燥便秘。
【炮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肾、大肠经。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用法用量】9-15g。
七、铁皮石斛:
本品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干燥茎。
用于热病津伤,低热烦渴,口燥咽干;用于胃阴不足,食少干呕,胃脘嘈杂、隐痛或灼痛;此外石斛尚有补肾养肝明目及强筋骨的作用,用于治疗肾虚目暗,视力减退,目障失明等。
【炮制】11月至翌年3月采收,除去杂质,剪去部分须根,边加热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或切成段,干燥或低温烘干,前者习称“铁皮枫斗”(耳环石斛);后者习称“铁皮石斛”。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用法用量】6-12g。
【使用注意】本品能敛邪,故温热病不宜早用;又能助湿,若湿温热尚未化燥伤津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