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怎样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宏宇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近年来,我市怎样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记者带着疑问进行了采访。

  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3月16日,从崇阳主城区向东驾车而行,十公里的车程,便来到了大白桥头村。崇阳县第三小学教育集团大白校区便坐落于此。

  “我们努力办好乡村学校,留住乡村孩子。”崇阳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以城区名校为龙头,实行“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带动几所农村分校,采取集团办学的方式留住乡村孩子。

  崇阳县第三小学教育集团一校六区,共有6000余名学生。集团化办学后,大白桥头村的学生都回到家门口上学,大白分校就由原来的137人猛增到1114人。

  春天里的大白分校,桃花灼灼,油菜花黄,书声琅琅。如今,村里的学生们再也不用每天到城里上学了。

  崇阳县集团化办学既成功化解了城区大班额,又带动一大批农村薄弱学校快速发展,推动2000多名学生向农村回流,支持了“乡村振兴”战略,也有力推动了教育城乡均衡发展。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就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近年来,全市238所学校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新增中小学学位2.67万个,“大班额”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乡村,我市投入资金1.34亿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际惠及学生18.2万人。同时稳妥推进农村教学点撤并工作,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明显缩小。

  在城区,我市启动实施市城区义务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完成投资3.43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7所,新增学位9160个。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争取教育专项资金10.5亿元,其中市本级教育专项资金1.07亿元,通过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和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落实教育惠民政策

  “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这是我市教育部门在《致贫困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中的承诺。市学生资助中心扎实做好重点保障人群的资助工作,巩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成果,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了。”家住咸安区向阳湖镇的老张告诉记者,以前由于经济能力有限,两个孩子都没能接受高中教育,得益于教育惠民政策,再也不用担心小孙女的上学费用问题了。

  记者了解到,2021年,我市通过严格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与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全市资助各类学生21.76万人次,资助金额1.59亿元,实现了不让每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